□金洪远
楼下的阿婆96岁了,走起路来步履轻盈,那模样好像80岁出头的健康老人,实在让人羡慕。小区里七老八十者大都老态龙钟,一见面就言老了、病了,脸上愁眉苦脸的,与我眼前性格开朗乐观、和谁都说得来的阿婆差别太大。
阿婆每天早餐后乘电梯下楼到小区花园散步,她不拄拐杖,不用人搀扶。她大我二十多岁,作为小辈的我总是关心地招呼一声,阿婆侬走路当心一点,千万别摔跤。她笑答,谢谢侬!还不忘幽默回应我一句:我这辆老爷车有“刹车”的,走一小段路就坐在园区里的长椅上歇息下。
阿婆退休前是沪上某三甲医院的护士长,邻居和她聊天时讨教养生经验,阿婆说老年人有病是常态,无病是例外。每年一次的老年人免费体检,难免会查出一些生理指标与正常值不符,偏差太大要及时就医,一般不需忧心忡忡,弄得每天精神紧张。她还风趣地比喻说,人像一部汽车,行驶了七八十年,不可能像刚出厂的新车一样。我们都是“老爷车”了,只要每天开开心心,好好保养还能开个五年十年没问题。阿婆是见多识广的专业人士,她说的话充满了辩证法,我们这些老大不小的虽然开的是“病号车”,但只要像阿婆一样每天乐呵呵、安全开好“老爷车”,每天有空在小花园里散散步,就是为老爷车赋能加油。
我和左邻右舍听了都很受启发。人生旅途需要不断加油,笑口常开可以源源不断注入强身健体的“汽油”。我打心眼里佩服阿婆这个专业的养生高手,总结出这套通俗易懂的“老爷车”养生经,让人一听就懂。
楼上邻居成先生患有糖尿病,每天血糖仪不离身,餐前餐后测多次,有阵子竟每天多达六次,走路晃晃悠悠,弄得每天像个苦瓜脸似的。阿婆对他说,老年患者只要遵从医嘱,血糖“稳中有涨,涨幅有限”并不碍事,别弄得每天每餐这么紧张,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碰,忘了给自己身体“加油”,营养跟不上,你这辆车当然抖抖霍霍了。
听了阿婆的话,老成纠正了自己的老习惯,生活得轻松自如,他这辆“病号车”“行驶”起来活络了,脸色红润了,苦瓜脸变成了“蜜桃脸”,时不时还和我们逗乐打趣,好像迎来了人生第二春。左邻右舍都感谢阿婆这辆行驶在夕阳红里的“老爷车”,如今带出了小区一支“老爷车”队的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