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9日 星期一
桂花蜻蜓 杨振宁买自行车 闲话“西施舌” 梅花结果 暑假,儿子买菜 豌豆偷树 乌鱼子的黄金传奇
第13版:夜光杯 2023-07-11

乌鱼子的黄金传奇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高文麒

前些年回中国台北老家过年,帮妈妈整理冰箱的时候,竟然在冷冻柜深处发现了一卷报纸,打开来是一片颜色黝黑的乌鱼子,看这个颜色,应该在冰箱里冻了好些年了,再看报纸上的日期,这一片乌鱼子是前年就进了冷冻库,没想到已经冷冻快三年了。

家母持家简朴,乌鱼子这种高级食材,除非逢年过节、贵客来访或是特殊场合,轻易不会拿出来烹调。

宴席中,乌鱼子是可与海参、鲍鱼、鱼翅分庭抗礼的海味珍馐。乌鱼子这种珍贵食材的美味,与鱼子酱相比也不遑多让,只要尝过一次,保证终身难忘。中国台湾彰化县志记载:“台海各港,冬来俱有乌鱼,至前到,味甘嫩。至后散子回头,则瘦而味劣。子成片下盐,以石压之,晒干可焙为酒品。”

乌鱼其实就是“鲻鱼”,因为通体黑色所以俗称乌鱼,它是一种近海洄游鱼类。乌鱼本身不稀奇,珍贵的是雌乌鱼肚子里的鱼卵。

渔民捕到的乌鱼,首先挑选出雌乌鱼,将鱼子取出之后,剔除鱼子上附着的内脏,然后用大量清水漂洗,把鱼子上的污血洗干净,然后在鱼子开口处扎上线绳,抹上大量海盐,一层鱼子一层木板,层层交叠,最上面压上大石头,等到鱼子排出水分,同时盐分渗透均匀,再铺开来过风晾晒,慢慢地鱼子变成浅琥珀色。乌鱼子的制作就算大功告成。制作过程一般需要五到七天,完全依赖手工。

加工完成的上等乌鱼子,是一头大一头小的椭圆形,颜色金红油润。浸一会儿米酒,架在小炭炉上小火慢烤,香气四溢、鲜美不可方物。

由于野生乌鱼数量日渐稀少,促成了人工养殖乌鱼的兴起,乌鱼子的价钱也比过去要便宜一些。今天大多数乌鱼子都是养殖乌鱼的鱼子,野生的已经极为少见。

过去由于乌鱼子的珍贵与昂贵,只有过年、祭祖、吃年夜饭,或是家里来了贵客,才有乌鱼子吃。如果有人送乌鱼子,家母总是放进冰箱里冷冻,等到重要的场合才拿出来待客。其实这种方式并不正确,乌鱼子要吃当年新货,因为乌鱼子愈放颜色愈深,逐渐变干,香气也慢慢散失,放得愈久风味愈差,远不如当年新货。

高级乌鱼子,首先色泽金黄略带暗红,其次虽然干燥,但不能干透,必须还有一点湿润,拿在手上得有点沉手,轻飘飘的就是存放太久了。虽然越大越重的乌鱼子愈名贵,但大小在味道上并没有什么差异。

乌鱼子最好的吃法就是“烤”,其他吃法个人不推荐。

家严、家慈请客的时候,烤乌鱼子一向是我的工作。乌鱼子拿湿布擦干净,用米酒浸泡一会儿,把鱼子外面的一层薄膜撕掉。生个小炭炉,木炭得不见明火;另外拿个小碗,里头盛些米酒,拿几根葱叶,把乌鱼子往小炭炉上一架,慢慢地烤,一边烤一边用葱叶蘸着米酒往乌鱼子上刷,时不时得翻面,保持湿润,千万别烤干了,也别烤糊了,关键是要烤出乌鱼子的香味,即使中心有一部分没烤熟也没多大关系,乌鱼子生吃也没问题。

整个乌鱼子烤热、烤透了,稍微凉一下,斜切薄片,金黄灿烂,特别讨喜。再切上一些青蒜片,白萝卜片,搭配着乌鱼子一起品尝,各有不同风味,咸鲜适口,外层干爽,里头柔软略有点黏牙,带着一点点炭香,就着乌鱼子小酌两盅,真是给当神仙也不换。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