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玉粼对湖笔有着特殊的情缘
连日来,南浔善琏双鹿湖笔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正赶制“脸谱”款湖笔。“在杭州亚运会来临之际,我们努力研发一款款的新型湖笔,寓意‘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为亚运会送上湖笔文化。”公司总经理姚玉粼说。
湖笔,与徽墨、宣纸、端砚并称为“文房四宝”。2006年,湖笔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位于湖州南浔区的善琏镇,是湖笔的发源地和主产地。1996年出生的姚玉粼,是土生土长的善琏姑娘,也是“制笔世家”善琏双鹿湖笔第四代继承人。
“我对湖笔是有感情的,想留在家乡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从小耳濡目染,姚玉粼对湖笔有着特殊的情缘。大学毕业后,她返回家乡善琏,不仅学习湖笔制作工艺,更不断思考如何传承湖笔文化。她创办了湖笔研学基地、探索非遗文化研学、开设抖音直播间,让更多人了解湖笔、爱上湖笔。
去年9月,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青年创新发展主题活动在安徽合肥举办,姚玉粼的“新型湖笔及制作工艺”项目,获得青年创新最佳案例。带裁纸刀的毛笔、湖颖笔舫、笔箫、飞机笔……姚玉粼和团队研发一系列新工艺,让老字号焕发新活力。
“一支湖笔从原料加工到出厂,要经过择料、水盆、结头、装套、蒲墩等8道大工序,中间又可细分为120多道小工序。”姚玉粼介绍,前段时间公司开展了直播,分享了湖笔的特点,没想到反响很好,销售很火。“比起产品的热销,我更愿意看到湖笔文化受到热捧。”
“古之湖笔有三义,乃选料之纯、工序之精、形色之美。”在姚玉粼看来,她正制作属于自己的“湖笔三义”:2016年以来,她向山区小学、社会福利院等地学生捐赠刻有“玉粼妙笔”的湖笔,让孩子用中国传统书写工具学习书法文化。
“我很荣幸,即将成为杭州亚运会火炬手,特地研发了一款‘发簪’湖笔,到时可以别在头发上,用创新的方式展现魅力。”在姚玉粼看来,年轻态的传播为“非遗”注入持久的生命力,希望借亚运东风,让湖笔文化能够走向世界各地,书写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本报记者 唐闻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