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全荣
曾去过新疆吐鲁番,至今还清晰地记得,那时正是“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娜尔罕的心儿醉了”的季节。在葡萄棚架下,我们边品尝形为珍珠、色似玛瑙的葡萄,边欣赏着维族姑娘翩翩起舞的曼妙,脑际中映出“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诗句……
又到了葡萄熟了的季节,绍兴朋友政伟对我说:“上虞有江南的吐鲁番。”我将信将疑却又陡增兴趣。一个浅秋的上午,从上虞市区驱车15分钟便到了盖北镇。在入口处,“江南的吐鲁番——盖北”几个大字映入眼帘。进入门楼,道路左侧是葡萄长廊,绵延数千米;长廊内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地展示了盖北镇种植过的近70种中外葡萄,正如宣传板上说的“‘葡’天盖地,果香满园”,壮观而不失诗意。据上虞农业局技术员老任介绍,上虞种植葡萄的历史可上溯至20世纪40年代。当时,夏盖山村陈之元从上海万国苗圃博览会上引进了“甲州三尺”葡萄;20世纪70年代从崇明引进了“巨峰”“红富士”等杂交葡萄品种;20世纪90年代又引进了58个以欧亚为主的葡萄新品种。现在盖北镇葡萄种植面积达1.2万亩,年产量2.56万吨。其规模、产量、品种在江南地区首屈一指,在业界有“江南的吐鲁番”的美誉。
随后,老任带我们来到了野藤葡萄果园,醒目处是一棵树龄53岁的红富士葡萄树,只见藤干苍劲古朴,枝蔓百转千绕,绿叶遮天蔽日,覆盖面积达200多平方米,果实累累,“摇摇欲坠”,年产葡萄1000多斤,被冠以“盖北葡萄之王”。大自然的神奇让人惊叹,与“葡萄之王”相邻的葡萄,或晶莹剔透,或琉璃玛瑙,或小家碧玉,紫色的、粉色的、蓝色的、金黄相间的,千姿百态、争奇斗艳。老任如数家珍,讲述了每种葡萄的“基因密码”:红富士,体形为倒卵圆形,肤色为红色或紫红色,平均粒重9.9克,香甜味浓;巨玫瑰,体形为椭圆形,肤色为红色或紫红色,平均粒重八九克,玫瑰香味;金皇后,体形近圆形,两半部较对称,肤色为果皮金黄色,果肉橙黄色,平均粒重12.5克,含糖量极高。还有阳光玫瑰、巨峰、金手指、罗马红宝石、长相思等,娓娓道来中,我们坠入了葡萄世界。
我们享受着观赏葡萄的雅趣,老任却风趣地说:“知行合一,你们了解了葡萄,还应该去农家葡萄园现场采摘葡萄。”葡萄棚内硕果累累,举手可得,不一会儿就装满了竹篮子。剪摘中,黄家园葡萄合作社主任老黄说:他的合作社的当家品种是红富士和比昂扣。他让我们品尝了红富士葡萄,并说这是儿时的味道。果然,入口的红富士,果肉丰满,甜淡清香,果汁爆口,果香绵长。“好吃,太好吃了!”大家赞不绝口。小憩时,我冒昧地问了老黄的收入情况。老黄毫不掩饰地说,种葡萄虽辛苦,但值。他的葡萄园亩产葡萄2000斤左右,平均售价10元;葡萄收获后的田闲时轮种榨菜,每亩产值3000元,收入可观。听罢,我不禁感叹,有传统优势,有资源禀赋,有勤劳苦干,农民致富、乡村振兴必然有成。
我由衷赞叹:盖北镇,江南的吐鲁番,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