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9日 星期四
复原老街古貌  勾勒国潮新颜 海门  面向长江  粉黛“花开” 禾下乘凉不是梦 绿水青山引凤  乡村创客逐梦
第10版:长三角/万象 2023-10-10

禾下乘凉不是梦

两米高巨型稻“现身”嘉兴

禾下乘凉梦,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的理想和追求,而这样的场景,如今在浙江嘉兴海宁长安镇兴城村的一个农场里成为现实。

秋天的阳光热力不减,在海宁美洋洋营地南面的农场里,明显比人还高的巨型水稻挺立在田间,枝头上挂满了沉甸甸的稻穗。在同一片种植区里,农场主人特意种植了3个不同品种的水稻,稻田里水稻的个头由低到高依次错落开,巨型稻显得更为显眼。经现场测量,常规水稻的个头一般在90厘米左右,而这种巨型稻的“身高”普遍在2米以上。

“这是6月5日播种的,比普通的稻子播得要晚,但它长得快,感觉习性和旱稻有点像。”种植人员俞松法站在稻穗下说。据介绍,这种巨型水稻不仅种植时间晚,而且施的肥也比普通稻田要少。种植人员说,该品种是今年从长沙引进试种的,因为是第一年种植,生怕个头蹿得太高发生倒伏。

巨型稻学名“巨型稻6号”,是由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和湖南一家农业生物科技公司历时十余年,通过生物遗传育种技术,成功培育出的一种超高产优质水稻,获得了十多项国内和国际专利。这种巨型稻在水田和旱地皆可生长,不仅口感好,产量也高,而且它的稻秆可用作青贮饲料。袁隆平院士生前曾评估,只要种植技术过关,该品种的单季亩产可达1200公斤以上。

作为嘉兴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美洋洋营地今年引进试种了4亩巨型稻,眼下稻子抽穗灌浆,成为农场里一道独特的景观,具有农业种植和生态观光双重效益。“它也吻合了袁隆平先生说的禾下乘凉梦,稻子长到2米多高,不仅小孩觉得稀奇,大人也觉得稀奇,相信小朋友在研学的过程中会长见识。”营地负责人李永刚说。

本报记者 毛丽君 通讯员 沈哲韬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