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9日 星期一
万余岗位周日在沪“揽才” “泡水车”的安全谁来管? 谱写新时代“半边天”绚丽华章 宝山  打造新时代现代化转型样本 黄兴公园、杨浦公园昨起“不打烊”
第6版:上海新闻 2023-10-24

“泡水车”的安全谁来管?

赵红玲

近日,有不少“泡水车”流入二手车销售平台及门店。今年8月,北方多地遭遇暴雨,许多车辆损毁程度不一,经过处理的“泡水车”价格相对便宜,吸引了不少消费者购买。

有房有车,是许多家庭尤其是年轻人的梦想。虽然“泡水车”价格相对便宜,但事实上存在安全隐患,可能给购车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无妄之灾。据河北省三河市某二手车经销商介绍,他那里“泡水车”卖了一批又一批,精品车型最高卖到120万元。

“泡水车”的问题主要有三。一是,售后服务没有“包修、包退、包换”的三包服务,花了十几万甚至上百万的车,一旦出现问题,极难向卖家“讨说法”。二是,平台和门店只会选择性地告知买家部分车况,且车检报告作假,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谈出“好价钱”。被隐藏的车况部分,车主未知情,不深度处理,就会埋下安全隐患。三是,泡水车的修理也是“良心活”,即便保险公司推定为全损,交予拍卖公司拍卖,车商和维修厂收走后,也常常能不修的就不修,能小修的不大修,质量难保能过关。

让消费者个体规避看不见的交易风险,难度太大。我国现行的《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并未对“泡水车”提出强制禁售或强制报废等规定,同时也缺乏具体权威的分级标准。事实上,“泡水车”的交易风险一直存在且不容忽视,最近不过是大批量交易引发广泛关注。“泡水车”的线路经水浸泡,若不更换或及时处理,时间一长生锈就会发生故障,严重的线路短路还会出现车辆自燃的可能性。相关部门应尽快将“二手车”交易监管起来,给这个交易的“灰色地带”打上“亮光”——明确“泡水车”到底能不能买卖,又如何交易?由此,才能真正让消费者规避掉看不见的经济和人身安全风险。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