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马亚宁)今天上午7时58分,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7.3级地震,上海不少高层居民纷纷表示有震感。近年来,每当台湾地区发生6级以上的地震时,很多身处高楼的上海居民震感明显。为此,上海地震局第一时间作出科普解释。
上海距离台湾地区七八百公里之遥,远距离大地震为何会造成上海高楼摇晃呢?原来,任何物体都有一个固定频率,它与物体的材料、密度、外形等物理因素有关。在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如果外力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振动频率相同或者相近,它们的振动幅度就会叠加,这就是共振现象。
共振这个物理学高频词汇在现代城市的震灾中屡见不鲜。一次地震会产生不同频率的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其中的高频地震波会迅速衰减,而低频地震波会被保留下来一部分。低频地震波的频率范围与高层建筑的固有频率更为接近,从而使高层建筑产生共振,导致上海的高楼在远距离地震的作用下发生晃动,而且楼层越高,震感越是明显。
另外,建筑物晃动的程度还与其所处场地条件有关。当建筑物处于沉积盆地或者地表覆盖土层较厚时,松软土层的低密度性会对震动产生显著的放大效应,而上海的地表覆盖着平均厚度为280米的软土层,正就处于这样的场地条件中。不过,公众也别过于担心。在7度设防的申城,建筑物都严格按照抗震标准建造。即使是我国西部地区、台湾地区和日本等周边国家的强震来袭,上海的建筑物也能扛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