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招生结构,引导高校加大理工科招生比例。这是这一轮高校专业设置调整的一个鲜明特点。说白了,就是“减文科、增理科”。大学专业学科的这种“转向”,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近年来,文科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是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更好更多的就业机会通常要求更高的STEM知识和技能水平。然而,现在的各地高考大多采用“大三门加小三门”的模式,即语数外三门必考科目,再加上偏文或偏理的三门选考科目。毋庸讳言,相比于物理、化学,历史和地理学起来要相对容易些,这也是在一些高中里文科生多于理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对于相当一部分高中学校来说,眼光往往只会盯着总分和录取线,至于学生考文科还是考理科,并不在他们的工作考核指标体系里。
“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今天,获取知识、获取信息的渠道发生了变化,学习的时空也在发生变化,我们的基础教育必须也要跟着作出一定的改变。”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上周末在浦东新区特级教师、特级校长论坛上发问,中小学为这样的变化作好准备了吗?答案恐怕并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