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黄豆豆  用爱去滋养更多孩子
第9版:星期天夜光杯 2024-05-12

黄豆豆 用爱去滋养更多孩子

黄豆豆一家四口

黄豆豆和边疆的孩子

黄豆豆和爸爸

扫码看视频

◆简平

在黄豆豆的人生初始,父爱为他打下了坚实的人生基石,而如今已成为父亲的黄豆豆,也用他的那份爱滋养着更多的孩子。

1 豆豆和他的爸爸

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记忆会渐渐模糊起来,但也总有一些如同定格的照片,清晰难忘。那是2000年5月,黄豆豆的舞蹈专场公演前夕,他原先的腿伤突然加重了,我得知消息后去看望他。那时,他住在靠近西郊动物园的一幢公寓的四楼,那是六层楼的房子,没有电梯。我进门后,正好看到黄豆豆的爸爸在给他的膝盖处绑绷带——黄豆豆坚持要在所有演出都完成后再去瑞金医院动手术。只见黄豆豆的爸爸蹲着身子,每绑一层都会抬眼看看黄豆豆的反应,怕弄疼他,大概是紧张吧,额头都沁出了汗来。这幕情景令我很是感动。

那时候,黄豆豆23岁,从北京舞蹈学院毕业后在上海歌舞团工作快四年了。由于平时排练辛苦,还是单身的黄豆豆在生活方面过得相当粗糙,而且也从来没和父母说过自己的腿伤,因为他知道,父母听后就会跟他讲,这很正常啊,不受伤不受痛怎么练得好舞蹈呢。其实,他不知道,父母嘴上这么说,心里哪会放得下。这不,黄豆豆的爸爸决定不再工作,专门从温州来上海照顾他。

说起来,黄豆豆的爸爸是在上海出生的,名字叫黄沪。虽然后来他在温州成家立业,但对上海一直乡情浓郁。我曾问过他,黄豆豆连考三次北京舞蹈学院附中都失败,直到12岁那年才被上海舞蹈学校录取,作为父亲,他当时是怎么想的。黄爸爸说他对上海充满感激,相信自己的故乡一定会给他的孩子打开广阔的发展空间。他叮嘱黄豆豆:“你要学会笨鸟先飞,你的先天条件不够好,也不像别人那么聪明,只能靠自己多练、苦练,起床比别人早,练功比别人勤,吃苦比别人多!”黄爸爸离沪时,背对不断向他挥手的黄豆豆,走了好远,才掉下不舍的眼泪。

黄豆豆的爸爸来上海后,把日常生活中的全部琐事都一个人扛了下来,每天忙得一刻不停,既是“保姆”,又是“护工”,还是“大厨”和“信件收发人”,让黄豆豆得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练功、排演中,得以细细地去理解、体会、创造角色。爸爸确实是黄豆豆最为可靠的“保障”。舞蹈演员体力消耗大,有了伤病后也就是贴贴膏药,做做电疗,可黄豆豆的爸爸却想着法子通过食疗、推拿、拔罐等帮黄豆豆减轻伤痛。他做的饭菜非但可口,还考虑到营养的均衡;他反复训练手法,将推拿、按摩做到位。同时,他还是一个“助理教练”,别看他是一家工厂的职工,在温州也是个响当当的业余舞蹈演员,编排演出的节目拿过不少奖呢,所以他经常给黄豆豆做提示讲解,告诉他不仅舞姿要美,还要有内心的情感。如今,每当黄豆豆回忆起那些年的日子,都会生出许多的感慨,要是没有他爸爸的这种奉献和付出,他不可能在短短的几年里演了那么多的舞剧,还走上了编导的道路,成了一名创作型舞者。

2012年夏天的一个晚上,黄豆豆的爸爸因病去世了,我非常痛心,他还不到65岁呢。稍感宽慰的是,黄爸爸生命中的最后几天,黄豆豆一直陪伴在他身边,他还握着爸爸的手告诉他,从医院大楼的窗口看出去,可以看到他们家曾住过很长时间的墨池坊的片片瓦背。

2 豆豆和他的一双儿女

黄豆豆如今也是一位父亲,他和妻子粟奕育有两个孩子,大的是女孩,小名叫豆芽,今年已经上初一了,小的是男孩,家人管他叫豆角,在读小学二年级。姐弟俩的性格不太一样,豆芽属乐天派,比较外向,豆角相对来说细腻一点、敏感一点。

黄豆豆刚有孩子的时候,我问过他,对于孩子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他回答说:“陪伴。”我想,这也许是他爸爸给他的精神启示吧。

其实,经常在外演出或做编导的黄豆豆,有时一连几个月都不在家,所以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不过正是心里有这份意念,他便会想方设法去实现。在家时,黄豆豆自觉与妻子分担带孩子的任务,可舞蹈演员每天都要练功,那怎么办呢?他便带着孩子去练功房。黄豆豆是在上海芭蕾舞团的练功房练功的,上芭的辛丽丽团长非常理解他,常常是黄豆豆练着功,孩子坐在练功房的大镜子下,一边听钢琴一边看大人们练功。一开始是豆芽,豆芽大了,就换成了豆角。豆芽六七岁时,有一天,大人练功结束了,但她却不肯走,跟黄豆豆说,她想把小天鹅的裙子穿在自己身上,看看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又去拿了一双放在角落里的脚尖鞋,自己把脚套了进去,当她扶着把杆站立起来时,一下子叫了起来:“爸爸,怎么这么疼啊?”她这才知道原来跳芭蕾舞时将脚尖立起来会这么疼痛。

黄豆豆小时候亲眼见过爸爸妈妈在舞台上跳舞,这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所以,他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记住他跳舞的样子。有一次,他演出独舞《庄周梦》时,让妻子带着两个孩子去剧场观看。舞蹈的伴奏音乐是乐队在现场演奏的,是一首大提琴协奏曲。第二天,他问孩子看了演出有什么感受,让他很意外的是,豆芽说那个音乐里面的大提琴太好听了,她也想学。于是,在一个下着雨的傍晚,黄豆豆和上海爱乐乐团的大提琴首席吴敏喆带着豆芽去一家琴行,给她挑了一把小小的大提琴。豆芽开始每天练琴,但就是找不到音准。几个月后,黄豆豆出差回家,还没进家门,就听见屋子里传出来的琴声,豆芽终于把音阶给拉出来了,这一刻,他欣喜万分。他倒是没有想过将来让孩子去学大提琴专业,他觉得孩子能把一样乐器当成是兴趣爱好就足够了。

这两年黄豆豆一直在北京学习,家庭的重担和琐事都由妻子承担,因此,难得有机会在节假日回家一次,他非常珍惜。一到家,大人和孩子就说好了,分成女生组和男生组,妈妈带姐姐,爸爸带弟弟。想到要让带孩子很辛苦的妻子和平日里功课挺重的女儿多睡一会,于是,黄豆豆就在晚上睡觉前,给豆角做心理建设,跟他说,明天早上醒来,爸爸要和你一起玩一个最好玩的游戏。

这个最好玩的游戏是什么呢?就是两个人起床后看谁穿衣、刷牙、洗脸最没有声音。黄豆豆和豆角悄无声息地做完这些后,两人又悄悄地开了门出去。然后,黄豆豆开车,带豆角去吃小笼包、辣肉面、荠菜馄饨。吃完以后,黄豆豆再带两份回去。在路上,黄豆豆对豆角说,你想想哦,这个时候你妈妈和姐姐如果醒来了,就会发现很奇怪,为什么今天这么安静呢?一看,男生组已经不知道去哪里玩啦,这时她们一定会很生气。可是,突然间,我们开门进去,然后说:“我们男生组给女生组带来最好吃的上海早饭啦!”女生组肯定就不生气了,而且还很快乐很开心呢!结果,还真就是这样。

前几天,豆角写了篇小作文《我的爸爸》,让妈妈拍个照发给爸爸。豆角在作文里写道:“我的爸爸个子不高,但他力气很大。每次他回到家,总会把我抱起来,举高转圈,从我出生到现在。等我长大了,也要抱他转圈。”黄豆豆读着流泪了。

3 豆豆和热爱舞蹈的孩子们

前阵子,黄豆豆去了一次海南,我还以为他去那里的艺术院校讲课,其实,他去的是琼海的一所普通中学。原来,那里有一群热爱舞蹈的男孩子,在一位同样热爱舞蹈的美术老师的帮助下,成立了一个男子学生舞蹈团,课余时间练习舞蹈,这在全国都是很少的。他们联系黄豆豆,希望他能前去给他们编排一个舞蹈节目。黄豆豆为孩子们的热情所打动,趁着周末,赶了过去。

黄豆豆给孩子们编了一个舞蹈《孩子》,歌颂守卫南海边疆的海军战士。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排长,刚刚回家探亲,去看自己才出生的孩子。不料,接到命令,让他即刻返回部队,指导新兵演练。他二话不说,踏上了返程,一路上,他思念着自己的孩子,可他也对新兵们放心不下,因为在他心里,这些新兵也是他的孩子。

这几年,黄豆豆一直在做一个课题,就是中国舞蹈家协会的“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帮助偏远地区开展少儿舞蹈美育活动,让农村和边疆的孩子也能接受到接近省会城市水平的舞蹈入门教育。为此,他和中国舞协的同事四处奔波,去了广西、西藏、湖南、吉林等地,联系舞协系统组织舞蹈老师们落实推进公益舞蹈美育计划。一开始,有的孩子显得有点陌生而拘谨,可在他和舞蹈老师的激发下,大家手拉着手,在蓝天白云下一起舞动起来,那一刻,他觉得自己很快乐、很幸福,他希望能够通过舞蹈点燃起孩子们上进的动力,拥有美好的未来。

当黄豆豆和舞蹈老师返程时,孩子和村民们不断地挥手,遥遥目送。这时,黄豆豆会想起自己同样来自一个小地方,想起自己的父亲——小时候给自己压腿拉筋的父亲,第一次在幼儿园演出时给自己化妆的父亲,为了拉长自己的下肢而在墨池坊老家横梁上给他挂上吊环的父亲,在他每天演出回家时给他煮上一碗温州米粉干的父亲……

黄豆豆还希望与上海中山医院携手开展一项全新的公益慈善工作,帮助患有帕金森病的老人进行康复训练,以自己的舞蹈专业知识,摸索肢体运动对病人的辅助康复治疗。我想,黄豆豆的热心参与,大概也寄托着他对父辈的感恩之情吧。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