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卫钢
连着两天,正当我家准备吃晚饭时,妻子的手机响了。原来是她的一位老姐妹来电,一聊起天就刹不住车。于是,当对方第二次在此时来电,妻子就问她:“你晚饭吃了吗?”“我老早吃好了呀!”“我家正准备吃呢”……
如今,包括老年人在内,人们通过打电话(以微信电话为主)进行联系、沟通的频率越来越高。但是,在一天当中,何时打电话才恰当,其实颇有讲究。
比如,无特殊原因,老年人不要一清早打电话给住在别处的子女。因为此时对方要么仍在睡觉(因晚上睡得较迟);要么刚起床,在争分夺秒做上班前的各项准备。你这时打电话过去,对方会非常紧张,以为出了什么状况。白天若无要紧事,老年人最好也别打电话给孩子,以免影响后者的工作。要打电话的最佳时间为晚上8∶30左右,这样互不影响、双方方便。又如,由于老年人大多早起,也需午睡,因此,他们之间的通话、聊天,一般安排在上午9∶00~11∶00或下午三四点钟为宜。
笔者有一位好友,他的做法较巧妙、含蓄,让人感觉哪怕是打电话这样的小事,都能替对方着想。他每次想通话前,先在微信里发三个字“在家吗”。我若看到了,也刚好方便,就立马会打过去。当然,偶尔也会发生因未及时看微信而延后再打过去的情况。但这也问题不大,因为“在家吗”提问的本身就说明并无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