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0日 星期二
妙高台(中国画) 海上名家湖州缘 “鸟的天堂” 我的环游世界 新学期“好好吃饭” 中秋节丰收节
第13版:夜光杯 2024-09-06

我的环游世界

蔡天新

古代诗人的壮游,大约始于唐代。李白少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一生好入名山游”,仅庐山他就去了五次。杜甫55岁时,在夔州(今重庆奉节)甚至写下了自传性的《壮游》,诗中表达了未能东渡日本的一丝遗憾:

东下姑苏台,已具浮海航。

到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

而在欧洲,早在公元前,古希腊的数学家和哲学家便频频穿梭于地中海。文艺复兴以后,“大旅行”的思想更是从上流贵族逐渐渗透到了平民阶层。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四行诗是当代海子的名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开篇一节,这首诗可能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样,是20世纪流传最广的现代汉语诗歌。有人说它是海子在青海中北部城市德令哈写的,德令哈在蒙古语里的意思是“金色的世界”,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也是从西宁去往拉萨的青藏铁路必经之地。

这个说法如今看来恐怕有误,但至少,海子在这座西部小城写过一首诗《日记》,开头第一句,“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据说这位姐姐姓白,是南方人,她是海子的红颜知己。为了追寻这位姐姐的脚步,海子两次来到青藏高原,每当火车经过时,他都有意在德令哈留宿一晚。

海子第一次到德令哈是在从西宁去莫高窟“朝圣”的路上,他坐火车来此,然后换乘汽车去敦煌。1988年秋天,海子第二次经过德令哈前往西藏,正是这次造访,让海子写下这首抒情诗《日记》。一句“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让许多海子的追随者来此,感受“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令人惋惜的是,在写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半年之后,海子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年仅25岁。这是诗人理想和梦幻破碎之后的绝望之举。多年以后的今天,海子和姐姐的故事仍然扑朔迷离,《日记》一诗则越传越广,进而让更多的人向往德令哈。

我从未去过德令哈。2011年夏天,我受邀参加了青海湖诗歌节,到过青海湖的南部半岛。不过,仍与德令哈有300公里之遥。新世纪之初,我有幸获得一次机会,在50天的时间里,自东向西绕行地球一圈。我从亚洲到欧洲,又从欧洲到美洲,再从美洲到澳洲,最后从澳洲又回到亚洲,算是完成了海子梦想过的“周游世界”。从北半球到南半球,再从南半球回到北半球,两次穿越了赤道线,飞越了大西洋和太平洋,并在返回亚洲的旅途中穿越了一小片印度洋的水域。记得有一天,我从海拔高于拉萨的玻利维亚首都拉巴斯出发,渡过高原上的明珠——的的喀喀湖,到达秘鲁的省会城市普诺。就在我们快到普诺时,遭遇了一场特大暴雨,瞬间让我感受到了“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

由于现代社会的分工愈来愈细,我们与先辈们相比可能活得更久一些,随着交通、医疗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我们确信能比古人走得更远一些。我有时候甚至这么想,这有限的地球,恰好是为了我们有限的生命安排的。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