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1日 星期三
中长期资金入市有利于投资者结构优化 新一轮牛市行情劲爆开场 多家银行上调积存金“门槛”
第9版:新民财经 2024-09-28

中长期资金入市有利于投资者结构优化

杨硕

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要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研究出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政策措施”。

同日,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着眼于“长钱更多、长钱更长、回报更优”的总体目标,主要举措包括三方面:一是建设培育鼓励长期投资的资本市场生态;二是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支持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稳健发展;三是着力完善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配套政策制度。

业内人士指出,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来说,机构投资者及中长期资金占比依然有很大提升空间。中长期资金由于具有专业程度更高、稳定性更强的特点,因此,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将有利于投资者结构优化。

《指导意见》的出台对资本市场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能够吸引中长期资金在资本市场价值投资,提高中长期资金投资规模和比例,优化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夯实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基础。

平安证券研报指出,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的加码信号有望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主要权益指数投资价值进一步凸显;投资行为长期性和市场内在稳定性有望进一步强化,夯实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基础,推动构建“长钱长投”的政策体系。

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认为,长期以来,A股上市公司过分强调股市的融资造血功能,回报投资者意识不强,导致市场短期投机氛围浓厚,对长期资金缺乏吸引力。失去了长期资金的支持,叠加融资环节失衡发展,市场长期处于资金失血状态,易下难上,投资者感受较差,形成恶性循环。

“此次政治局会议,强调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并强调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善资本市场资金供需结构和微观生态,有望为‘长牛’‘慢牛’行情奠定坚实基础。”薛洪言指出。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