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07日 星期一
喜看都市“繁花”唱吟“诗和远方”
第2版:要闻 2024-10-07

喜看都市“繁花”唱吟“诗和远方”

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为上海城市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市民游客来到中共一大会址瞻仰参观 本报记者 刘歆 摄

市民走进老建筑了解衡复风貌区 本报记者 刘歆 摄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本报记者 王凯 摄

松江泖港镇腰泾村的“望田书屋” 本报记者 陶磊 摄

上海的影剧院从1949年的52家发展到今天的352家影院、2269个影厅

上海演艺、电竞、艺术品交易、邮轮旅游等文旅产业领跑全国

本报记者 孙佳音

从1949年全市共有影剧院52家,经接管、合营仍作为电影院使用的仅有30余家,发展到今天的352家影院、2269个影厅,上海是全国电影票房最高、观影人次最多的城市。电影之外,演艺、电竞、艺术品交易、邮轮旅游等文旅产业,上海亦领跑全国市场。

从1949年将原跑马总会大楼改建为上海博物馆和上海图书馆,发展到目前全市备案的博物馆、美术馆有近250家,每年举办展览约2000场,接待观众超2000万人次,上博东馆、上图东馆等文化新基建正在浦江两岸遍地开花。

75年过去,厚植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上海正努力建设成一座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

红色文化 精神底色

兴业路76号,中共一大会址,石库门小楼、乌漆木门、雕花门楣、朱红窗棂,历经百余个春秋却芳华依旧。《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在这里出版,《新青年》《共产党》《向导》等革命报刊在这里创办,《国际歌》在这里被翻译成中文……“红色,是上海最鲜明的文化底色。”历史学家、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熊月之说。

这抹“一大红”,穿越时空、历久弥新,612处红色地标、30余处中共中央早期在沪机关旧址遗址,让红色文化成为这座城市的精神底色。这抹“一大红”,融入城市血脉,成为延续城市记忆、感召时代新人的强劲能量。《永不消逝的电波》《千里江山图》《战上海》《1921》……近年来,上海打造出一批叫好又叫座的文艺作品,让青年人走进英雄的历史,以青春激荡青春。

1958年上映的经典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是中国观众难忘的回忆;2018年由上海歌舞团创排的同名舞剧演出630余场,拿下文华奖、“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2024年舞剧电影又以全新艺术形式讲述关于爱与信念的故事。5月27日是上海解放75周年的日子,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在上海美琪大戏院举行“致敬场”观摩活动。6月15日晚,“电波”剧组又走上了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盛典的红毯,作为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片进行世界首映。“剧中英雄人物的信仰深深打动了我们,提升了我们,我们要用自己的表演去感染更多的观众。”领衔主演朱洁静和她的搭档王佳俊在巡演过程中相继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舞剧到大银幕,是一次从无到有的尝试。上海给了艺术创作很大的包容度、创造力和可能性,我们站在这座城市的角度,做了一次艺术试探和碰撞。”

就在《永不消逝的电波》首映前一天,电影《千里江山图》仅凭一张概念海报,就引发了行业和影迷的热议与期待。影片根据孙甘露获“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茅盾文学奖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原著小说累计印数超30万册,已达成俄、英、德、法、越等10余个语种版权输出,上海红色故事持续海内外“圈粉”。与此同时,话剧《千里江山图》已在沪连演30场,引领观众回望无名英雄在历史惊涛骇浪中为红色行船护航的壮烈故事。“为了革命理想而牺牲的这些人,他们是普普通通的人,是化在历史长河里的人。我们应该回过头去看一看他们,找一找他们。”导演王晓鹰让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二圆舞曲在剧中多次响起,“如果说革命是一种浪漫,那么革命与爱情的叠加,何尝不是那个年代年轻人内心最大的豪情。”

海派文化 何止“繁花”

如果说《永不消逝的电波》是从电影到舞台再到电影的一次艺术接力,那么电视剧《繁花》则是从小说到电视的一次艺术再造。原著作者金宇澄精准定位其为“新的生命”——确实,王家卫的改编是情节的局部放大与再造,但这部由上海原创、上海拍摄、上海出品的电视剧,依然真诚展现出了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尤其《繁花》以对上海故事的讲述、对上海精神的阐述、对上海历史的回顾,充分调动起上海观众的集体记忆,也再度唤起全国观众对上海文化的关注和讨论。

海派文化的汹涌与澎湃又何止《繁花》:往远看,以《上海一家人》《围城》《孽债》为代表的海派影视剧,曾深深打动过全国观众的心;往近看,充满上海话机锋与留白的沪语电影《爱情神话》,轻松诙谐地演绎出一幅上海的生活图景和感情态度,镜头时而轻盈,时而局促,时而漫无目的的脚步穿梭于咖啡店、话剧院,挖掘城市生活的“神话”故事,也让上海规模最大的历史风貌保护区——衡复风貌区一片火热,武康大楼门庭若市。“在最古典的房子里,体验最新潮的消费。我们统计过,街区入驻企业中85%以上为近年来新创立的自主品牌。”徐汇区湖南街道党工委书记杨海英说。依托“形态、业态、文态”的融合,武康路安福路正从历史风貌保护区迈向“新消费高地”。

若再往近看,在一座座富有韵味的老建筑墙壁上贴上二维码,扫码就能知晓它的前世今生。1058处、3075幢优秀历史建筑,397条风貌保护道路(街巷),250处风貌保护街坊,44片历史文化风貌区赋予上海精致时尚的气质。历史、当下和未来,在一批批新型文化空间中交汇融合、滋润人心。放眼望去,拉着行李箱赶到上海,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书展、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年轻人如此寻常——每一个周末甚至每一个工作日,都有许多人为了一场《不眠之夜》的驻场演出、一场上海博物馆的埃及文物特展、一场苏州河上的赛艇比赛赶来这座城市。上海在持续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中,体现文化品格,彰显文化自信,也不断提升文旅产业的竞争力。

江南文化 美美与共

都市繁华很近,“诗和远方”也不远。人们可以躲进博物馆和美术馆,感受历史久远的召唤;也可以在被誉为“林中玉石”的上海图书馆东馆,将“梦境森林”化作阅读景观;还可以在真正的田间地头,以稻香伴书香。青浦区赵巷镇的方夏村农家书屋(稻田图书馆),就位于“一稻”农场内,日常是围绕服务农村社区、满足周边居民阅读需求打造的社区读书社群活动空间,周末则焕新为研学课堂,更多元地向市民游客展现农耕文化。

同样在青浦,位于朱家角镇、由林家村村民陈君芳与丈夫张瑞杰携手打造的“薄荷香文苑”更是曾被评为“最美农家书屋”——整整三面墙壁是木质大书架,木地板、蓝土布覆盖的长茶几、刻意未粉刷的天花板,处处透露出粗粝的美感。庭院里遍布藤蔓、栽满花草,从大块窗户向外望去,百亩稻田尽收眼底。点上一炉熏香,沏上一盏清茶,在茶香和墨香之中,世上浮躁,皆化为平淡。自从“薄荷香文苑”2017年落户林家村,村里逐渐热闹了起来——城里的作家会定期到书屋开例会,谈文学创作的感受,对美丽乡村写诗吟诵;大学里的教授会到书屋品茗话诗,甚至是探讨新形势下城乡对流与大都市周边乡建的意义;书屋里还能常常欣赏到城里艺术家带来的古琴、相声、快板表演。在陈君芳夫妻俩的盛邀下,油雕院的画家、田耘社的相声班子,纷纷在林家村住了下来。

这些年,农家书屋如雨后春笋般,在上海乡村的角落生根、发芽,既接地气,又聚人气,还冒热气,市、区、街镇三级公共图书馆达238个,遍及城市的角角落落;这些年,“中心城区10分钟、郊区15分钟”公共文化圈基本形成,美术馆、剧场、设计创意机构自然形成群落,上海在全国率先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些年,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城市有温度,也正逐步从规划图景逐渐变成现实。上海在不断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中,绽放出一座城市的文化魅力。

如果说,国产大飞机一飞冲天,国产大型邮轮正式出坞,新能源汽车风驰电掣等尽显上海作为经济中心的硬实力,那么黄浦江畔游人如织,梧桐树下光影斑驳,展演票房节节高升,则彰显出上海独特的人文底蕴。人文和经济相得益彰、软实力和硬实力相辅相成,让上海焕发出不一样的魔力,为城市在新时代的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