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月庵
松本清张以推理小说名世,得的却是1952年的“芥川赏”。1957年发表第一部推理小说《点与线》,三个月内畅销50万册,从此一帆风顺,跻登畅销作家之列,写得又快又好,产量惊人,成了“昭和最后文豪”。
清张的推理小说,一般目之为“社会派”,本质在于揭露黑暗,实现正义,与聚焦于设诡解谜的“本格派”大不相同。
清张虽然为正义而写,却不失“芥川赏得主”本色,常在“大众文学”作品里显现其“纯文学”才华,冶所谓“高眉”与“低眉”于一炉。
1957年的推理短篇《天城山奇案》当可为此特色下一脚注:
“我初登天城山,转眼已是三十数年前的事了。”
这一开头,看似平淡无奇,却有某种悬疑(个人主观看法,当不逊于“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加上清张立即转引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让人浮想更多:同样跨越天城山,同样的时间点,浪漫中学生与逃家铁匠之子的遭遇会有什么不同?
故事于焉展开,隧道邂逅,青春渴望,人性与杀戮……一件接一件展开。人死了,命案始终未破,成了“悬案”,直到三十数年后追缉时限已过。
这篇小说曾几度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中文译本也不难入手,闭门读书,找出影片找出书,搭配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读读,或可明白“命运”是什么?与其说清张以此篇向前辈川端致敬,倒不如说出身卑贱的他揪着书生川端的衣领,大声叱喝:“看仔细啊!这才是真实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