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9日 星期六
梵高和他的卧室 全天候守护舌尖安全 普陀开启“透明物业”破冰实验 这里像我的家乡一样,人情味浓
第5版:上海新闻 2025-07-18

梵高和他的卧室

邵宁

“梵高来了,也进不了他自己的卧室!”这是社交平台上对于正在浦东美术馆举办的奥赛大展的一条“神点评”。大展自上月开放以来,热度不断升高,其中《梵高在阿尔勒的卧室》无疑是“顶流”。在这件尺幅不大的油画前,从早到晚都人头攒动,以至于要看清全貌,得耐心地等候好一会儿。

馆方则给出了“神回复”:“梵高到巴黎奥赛博物馆,也进不了他自己的卧室!因为他的这幅作品常常在世界各地巡展。”此言不虚,去年夏天我到法国旅行,也造访了奥赛博物馆,就没看到这件作品。

身在上海,真是太幸福了,在家门口就能和这件艺术史上的名作近距离接触,想看多久都行,想拍照、合影都行,只要不用闪光灯。而且,同时展出100多件作品也都是近现代艺术大师的杰作,值得细细欣赏。我凝视着《梵高在阿尔勒的卧室》,非写实处理、稚拙的笔触、扭曲的透视,都体现了梵高的后印象派风格;尽管色彩明亮而浓烈,却透出一种宁静和孤独。其实,这间卧室,对梵高来说既幸福又痛苦。

1888年,梵高离开巴黎来到南法小镇阿尔勒,5月入住这间位于“黄房子”里的卧室,后来拍出天价的油画《向日葵》就是在这里完成的。充满艺术理想的梵高希望在这里建立一个“南方画室”,邀请好友高更等人共同创作。高更于当年10月入住“黄房子”,起初两人相处融洽,但后因艺术理念和性格冲突而激烈争执。12月,梵高在精神崩溃中割下自己的耳朵……

现场,许多人都静静地、专注地欣赏这幅油画,还有的扫描二维码听解说。130多年后的上海观众,通过这件作品触碰到了梵高的灵魂。

欧文·斯通的《渴望生活·梵高传》中,记录了梵高的临终遗言:“生命是有限的,悲伤是永恒的。”梵高作品在上海的火爆,再一次证明:尽管艺术家的生命如流星般短暂,但那些承载着人类精神世界的作品是永恒的。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