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菊玲)破解停车难等顽疾,家门口的服务再升级!昨天,记者从上海市委社会工作部获悉,《上海市居委会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已于近日正式实施,将全力推进社区工作者密切联系群众,通过深化“四百”走访、激活楼组自治、开设“小事快办”专窗等11项硬核举措,全面提升居村响应速度与服务温度,实现“小事不出社区”。
在深耕走访、织密服务网络方面,《三年行动计划》指导居村干部灵活运用“线上+线下”“错峰入户”等方式,构建“全域覆盖、重点多访、特情必访”的分类走访体系。确保每户家庭每年至少一次主动联系,对特殊群体加大关怀频次与精准度,主动介入帮扶。
在激活自治、汇聚共治合力方面,《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倡导“近邻”文化,引导制定“楼组公约”,深化楼组自治基础。推动居民身边事转化为“社区议题”,善用“三会”制度强化民主协商。通过集中换届选优配强队伍、提高工作者属地化率,并积极引导“小个专”及新就业群体融入社区,盘活围墙内外资源破解停车难等顽疾。
快速响应、破解治理难题方面,《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开设“小事快办”专窗,打造短平快、全链条、智慧化的问题“发现—处置—反馈”闭环,力促“身边小事不出社区”。同步启动物业治理攻坚行动,推动业委会规范运作,提升服务透明度与市场化意识。完善社区应急动员机制,加强预案演练与隐患整治。
市委社会工作部强调,提升基层治理能级,核心在于夯实居村干部“认得了人、进得了门”的基本功,锤炼“说得上话、办得成事”的真本领,强化居村党组织“带得了队伍、聚得了人心”的引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