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08日 星期三
高市早苗当选日本自民党总裁 他们为液体数字化注入“中国芯” 今年诺奖花落谁家?明起揭晓
第4版:综合新闻 2025-10-05
既能用于打印机喷头,又实现单细胞精准分选

他们为液体数字化注入“中国芯”

液体,能够自由连续流动,没有固定形状。如何用半导体技术,把液体分割为直径比头发丝还细的液滴,并精确定位到微米级别?装载智能微流控芯片的“打印喷头”,就是重要工具。

近日,上海傲睿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多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打印芯片产品,一举突破喷墨打印领域持续多年的进口依赖。同时,傲睿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单细胞分选系统,让“打印细胞”成为可能,更填补了国内生物医疗装备领域的核心空白。

从打印领域到生物领域,液体数字化的“中国芯”背后,是三位海归博士携手回国、悉心研发的漫漫征途。

“十年磨一剑”解难题

2018年成立的傲睿科技,位于嘉定工业区的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内。70多名正式员工中,博士、硕士比例超过50%。创始人关一民、徐飞、马青华三位海归博士,都拥有集成电路的经验与技术背景。

“打印机里最核心的组件,就是打印喷头;打印喷头里最核心的,就是芯片。但就是这样一个微小而重要的芯片,此前国内还没能实现量产,大多依赖进口。”傲睿科技董事长、CEO关一民告诉记者。从2015年开始组建团队,到首款产品问世,傲睿团队经过了漫长艰苦的努力,堪称“十年磨一剑”。

在几厘米长、半厘米宽的芯片上,操控着密密排布的数千个喷孔。这就是傲睿科技自主研发的“中国芯”,也解开了传统打印机喷头芯片面临的核心难题。

如今,傲睿科技已是国内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实现稳定量产的MEMS(微机电系统)微流控芯片设计公司。目前,公司专利布局已突破120项,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40%。

从实验室走上生产线

将实验室里的创新想法,转化为可规模化量产的产品,或许是每家科技公司都需要跨越的关键门槛。傲睿也是同样。他们的解决方案是,与应用客户紧密配合,在产品线上不断试验。

在实验室里,可以见到大小型号各异的打印设备,一遍遍反复做着测试。除芯片生产以外,从喷头制作到设备组装,甚至是墨水的调配……为了让打印芯片的性能得到最佳体现,获得潜在打印机厂商的认可,他们建立了完整的国内供应链及应用生态,甚至自己造出了一台打印机样机。

同样位于嘉定的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则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研究院拥有全国首条8英寸“超越摩尔”研发中试线,提供MEMS、硅光、生物芯片等“超越摩尔”核心工艺技术,这一平台最终帮助傲睿实现了打印芯片的初步量产。

随着量产逐步稳定,傲睿今年的业绩也迎来爆发式增长。据悉,公司前八个月销售额已达到了5000万元,预计全年可达到9000万元,比去年增长了3倍以上。

“打印细胞”成为可能

傲睿的核心技术优势,在于对液体的精准控制。“我们把这个技术,称为液体数字化或者智能微流控。”关一民说,傲睿开始尝试将这项技术应用于高端生物医疗领域,本次发布的国内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单细胞分选系统SCP4100,就是“打印细胞”的关键。

在他们的生物实验室里,电脑屏幕上显示着一组形状各异的细胞,这是依托AI图像算法加持,在分选芯片一百多个喷嘴中识别出的细胞图像与位置。另一边,在机械臂与喷头的精准操控下,微小的单个细胞被精确分离,落入指定的孔内,3分钟以内就可以完成96孔板的打印,并且保证细胞状态完好、不破损。

凭借全自主知识产权、适配国内科研与生产需求的性能设计,傲睿的单细胞分选设备突破国外品牌垄断,真正实现了核心设备的“国产替代”,已获得不少生物医药头部企业认可。 本报记者 杨洁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