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08日 星期三
能不忆江南 把“终点”变成“起点”
第6版:文体汇/动态 2025-10-05
20年,上海网球大师赛令更多参与者享受红利

把“终点”变成“起点”

上海网球大师赛观众如织

萌宠乐园是今年新设的

小球迷玩得开心 本文图片 记者 李铭珅 摄

扫码看联名款 销售火爆

“以前办赛事,总认为比赛是‘终点’,一年一年确保比赛顺利举办,其他事务顺利开展,就安心收工,但是现在看来,赛事更像是起点,能够引领区域发展,给产业注入新活力。”上海网球大师赛正赛首日,上海久事体育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亦斌感慨,“未来,我们还将努力将这项标志性赛事的规格进一步提高,打造和推动网球+更多产业协同发展。”事实上,在文旅商体展融合发展的当下,正有越来越多的参与者享受到大师赛带来的红利与机遇。

两个“第一次”

国庆期间,ATP与久事体育举行战略合作发布会,共同宣布合作设立亚洲首个ATP发展中心,并为“久事国际网球学院”正式揭牌。双方表示,未来将在相关区域携手打造网球生态圈,与马桥“网球小镇”项目结合,助力上海成为亚洲网球之都。出席发布会的ATP首席执行官保罗透露,这是他担任CEO后出席的第一个正式活动,将要设立的发展中心是ATP第一次做类似的尝试,“两个第一次都在上海,证明了这座城市的吸引力,也说明我们对这块热土充满信心。”

为何选择上海?对于这个问题,保罗坦言他做决定时并没有犹豫。“从喜力公开赛到年终总决赛(大师杯)再到现在的1000级别大师赛,每一次都有新的惊喜。”这位ATP掌门人说,从2005年与旗忠网球中心结缘开始,这片区域便备受全球男子网球选手的欢迎,“我们非常期待,也很有信心,未来的旗忠网球中心和相关区域,会成为网球的热土。”

作为赛事主办方,杨亦斌同样感受到体育赛事对区域发展的引领作用,他透露,在2022年之前,团队只关注赛事本身,但近几年,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上海网球大师赛开始成为“火车头”,“我们逐步开始探索网球生态圈和产业的多元发展,这一次揭牌的久事国际网球学院,便是体育与教育的结合,加上ATP培训中心和网球小镇等等,历经这些年的积累与发展,大师赛和旗忠网球中心带来的品牌效应,会给网球+带来更多可能。”

当年的“豪言”

这些天走在旗忠网球中心内,不时能碰到多次来到这里的资深球迷,他们对于这片赛场在岁月中的变化,有着切身的感受。

“我第一次来旗忠,是2005年,是带着学生来参加文化活动的。”老袁当老师已经超过20年,因为距离相对较近,她成了最早进入旗忠网球中心的一批观众,“20年前感觉这里有些荒凉,因为除了一个中央场地,其他几乎什么都没有。”这位老教师记得,当时场馆方向学生介绍时,曾说出“这里未来会成为全球一流场地”的豪言,“说来惭愧,当时我是不信的,因为交通、商业等设施都没有踪迹,现在再看,那是我唐突了。”她笑着说。

20年的时间,让当年还是青年教师的“小袁”成了经验丰富的“老袁”,也让旗忠网球中心周围变得设施齐备。“趁着国庆假期,我们全家一起来,在赛场周边逛了一圈,吃的喝的玩的,基本都体验过了。”老袁接受采访时,她儿子正在不远处的展位体验网球互动游戏。“球迷的观赛体验越来越好,活动也越发丰富。”手里拿着刚买不久的咖啡,还有各类其他“战利品”,她向记者询问起今年新设的萌宠天地相关信息,“下次争取带我们家‘毛孩子’一起来,让它也感受一下大师赛的氛围。”

多品类融合

这几天,上海网球大师赛的官方纪念品商店成了旗忠网球中心内人气最高的地方之一,“联名款”成为消费者眼中的“香饽饽”。

今年官方纪念品商店的一角,有几个看起来很可爱的新款产品。记者细问之下才知,那是周杰伦官方IP与大师赛方面推出的联名款,这几天已经成了店内最受欢迎的产品之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因为网球大师赛在上海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让我们想到了产品联名的可能性,目前看来,这样的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项体育赛事的核心是竞技,但并不是只有竞技。如今的上海网球大师赛已经从最初需要赚吆喝的小众赛事,变成能够吸引管理者、品牌方和越来越多球迷的“金字招牌”,更成为能够带动区域发展,激发产业潜力的引擎,这样的改变和进步背后,少不了多方的努力,良好的发展势头,也让人对赛事本身和产业、区域发展的未来,有了更多期待。

本报记者 陆玮鑫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