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玉兰广场购物中心,上海市民游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还能欣赏浦江两岸风光。摄影/ 陈梦泽
5 月30 日,随着安义夜巷的重新启动,“夜静安” 生活节的序幕也正式拉开。
百年愚园路沿街人气已经复苏。摄影/ 杨建正
在百联金山购物中心,由各种特色展品搭台展销的夜市上吆喝声此起彼伏。
作为中国商业中心,上海率先点燃了全城消费热情,并向世界传递经济复苏、信心提振的强烈信号。
记者|金 姬
去年考察上海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上海,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并特别提到“努力实现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发展新理念从无到有的跨越”。
在疫情后的这个春夏之交,上海举全市之力打造的“五五购物节”,正是“危中寻机” 的绝佳注脚——从“2020 上海全球新品首发季”、“寻味魔都·寻觅小吃” 上海小吃节,到“品质生活直播周”、首个上海夜生活节,上海以“一大节庆”为统领,聚焦重点消费板块,推出一批“实招”,为更好应对疫情影响促进消费回补释放、更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步伐提供了强力支撑。
路透社认为,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目前,促进消费成了中国扩大内需、稳经济的重要抓手。
当上海提出要全力打响“上海购物” 品牌2 周年之际,这座有着深厚商业基因的城市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购物中心定位。正如上海市代市长龚正在“五五购物节” 启动时表示,上海将加快建设“五个中心” 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城市。
“上海购物” 升级版
政府造节,一呼百应。
作为一项全新的大规模消费节庆活动,上海“五五购物节”在时间上横跨整个第二季度,贯穿劳动节、儿童节、端午节等多个重点节日,做到“千企万店、全城动员,日日有活动、周周有亮点”。活动期间,130 多项重点活动,以及700 多项特色活动将精彩亮相。
上海“五五购物节” 如此吸睛+ 吸金,离不开这座1843 年开埠以来的消费城市之商业底蕴,更离不开上海政府的提前布局。
一方面,上海是中国最具实力的消费城市——2019 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3497.21 亿元,比上年增长6.5%,连续三年稳居全国城市首位。其中,网上商店零售额1896.51 亿元,增长15.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4.1%。
另一方面,上海需要在消费方面转型升级。
日本消费研究专家三浦展在其2012 年的著作《第四消费时代》归纳了日本消费趋势的四个“时代”。其中,从第三到第四消费时代转变的重要特征是,消费者从过去追求物质主义、品牌效应开始向注重体验转变,不愿意为过高的品牌溢价买单。相反,消费者重新审视消费的意义,个人化、差异化的消费变得异常重要,以简约、共享为特征的产品受到欢迎。
而走在中国消费前沿的上海,在21 世纪也迎来了第四消费时代。2019 年10 月,商务部等14 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提出5 年内要建设若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而上海早在2018年5月就提出要全力打响“上海购物” 品牌,加快建设国际消费城市,比商务部的指导意见提前了一年多。
因此,作为全国最大的消费城市,上海有足够的底气与实力主导购物节,甚至因为有了政府的牵头,使得传统商业与在线经济进一步融合,以实现“市区联合、政企联手、全城联动”,成为“上海购物”品牌的标志性活动。
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介绍,“五五购物节” 头十天消费额达到977 亿。5 月前10 天,上海线上销售快速增长,销售额达到400 亿元;线下实体商家全面回暖,大数据监测的实物消费482 亿元,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旅游接待总人数707 万人次,拉动消费95 亿元。
再到后来,“五五购物节”的总体数据似乎就不太看得到了,因为全市人民都在“买买买”,购物节还在继续,干脆到最后再统计也不迟。
与此同时,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后,第三届进博会也将在上海举办,来自世界各国的优质商品将再度齐聚“家门口”,上海再度迎来“买全球、卖全球”的巨大机遇。这样的营商环境,不是简单的几个销售数据就能一下子说清楚的。
进入第三年的“上海购物”,也在“五五购物节” 期间迎来了更新换代——根据最新发布的《关于提振消费信心强力释放消费需求的若干措施》,上海重点聚焦新兴消费、休闲消费、汽车消费、信息消费和家装消费。其中,新兴消费将打造云逛街、云购物、云展览、云走秀、云体验系列活动,开展重点商圈商街数字化营销试点,打响“上海云购物” 品牌——这是“上海购物” 的升级版,也奏响了上海打造国际消费城市的序曲。
品质生活=“上海文化”+“上海购物”
5 月30 日至6 月5 日,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旅局、上海市商务委联合主办“品质生活直播周” 上线,引爆了“五五购物节” 的小高潮。
在这一周内,以“品质生活” 为主题,以“大文化” 理念和场景式体验,通过线上直播、线下探店、优惠促销等方式,宣传推介上海老字号、潮流商品、文创产品、艺术家装、文旅演艺、美服美妆等文化品类,助力品质消费,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传播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理念。
上海市委宣传部发改办主任刘海英介绍称:“直播周中有330 多场直播活动,消费补贴约30 亿元,有1000 多位主播深入到上海的文旅消费场所中”。直播周期间,小红书派出满减券、立减券、小红书薯券等各类消费券总计超过1 亿元,雅萌、蕉下、小仙炖等4000 个品牌商家参与。拼多多投入不低于1.5 亿元的现金及优惠券补贴,超3 亿元的营销资源。东方购物拿出了三档补贴,总金额达到1250 万元。
连续7 天的“品质生活直播周”,开幕日之后,每天都会推出不同主题的直播活动。5 月31 日“活力之美” 聚焦青年消费;6 月1 日“亲子之美” 聚焦儿童消费;6 月2 日“经典之美”聚焦老字号和国潮品牌;6 月3 日“时尚之美” 聚焦女性消费;6 月4 日“居家之美” 聚焦艺术家装和家居用品;6 月5 日“行走之美” 聚焦文化场馆和文旅融合。这些活动包含不同文化,精准涵盖不同群体。
文化产业与在线新经济高密度融合,文化消费新空间不断被打开。作为五五购物节中的文化大戏,“品质生活直播周”通过直播输出了上海的品质生活理念,将上海丰富的文化、文创消费资源,推荐给更多对品质生活有追求的用户。
事实上,早在2018 年上海提出“四大品牌”之际,除了“上海购物”,还有一个就是“上海文化”。2018 年5 月14 日,上海正式对外发布《全力打响“上海文化” 品牌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2020 年正是打响“上海文化” 品牌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上海文化”品牌建设也正好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城市添砖加瓦。
“上海文化” 品牌的关键则在标识度,用“文化源头” 的策源力、创造力和“文化码头” 的集聚力、辐射力,让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并浸润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座城市的文化品质,体现在高度丰富的文化资源,更体现在方方面面的文化因子——只要安排得当,哪怕是最日常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都可以承载特别的文化烙印。
而对于这一次“五五购物节” 中的“品质生活直播周”,上海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花建如此定义:“文化产业的延伸合作,正不断突破文化品牌、购物品牌、服务品牌等行业的边界壁垒,最大化释放这座城市的文化力。”
作为商业文明深入血脉的城市,上海正以品质生活、美好生活提升消费能级,并点燃整座城市的消费新引擎。
消费,撬动上海经济
按照2020 年年初计划,上海将继续大力推进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等“五个中心” 建设。那么,为什么如今又把打造“国际消费城市” 作为一个任务重点?
消费是中国经济稳定的核心基础,对GDP 增长贡献率已超过70%。因此,如今不遗余力促进全城消费,可以作为上海撬动经济的一个支点。
上海打造的“五五购物节”,意在打响“上海购物” 品牌,其关键在于“体验” 二字,即通过体验度的不断提升,更好地满足需求、创造需求、引领需求,集聚最新最潮的品牌、提供最优最好的购物环境、竭力打造最高的性价比,让这座城市成为品质消费的公认之选。
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表示:“能否成为国际消费城市,要看消费的时尚引领程度和能力以及消费者的国际化程度。对标世界著名消费城市,如纽约、伦敦、巴黎等,这些城市的共同点就在于服务业高度发达,商业竞争充分,国际知名品牌和国际消费者集聚程度高。此外,成为国际消费城市,不仅要有国内消费者,还要有大量的国际消费者,这就意味着这些城市要能提供更好的产品、更好的服务。”
纵观全球,有着良好购物环境和消费体验的城市,往往是国际大都市,如纽约、伦敦、巴黎和东京,而这些城市又是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
理想的消费,不仅是买买买,还有公共空间的文化体验。
1689 年,新落成的法兰西大剧院一旁,普罗蔻铺(Proceope)咖啡馆散发的香气开始被作家学者注意到。它逐渐聚集起包括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巴尔扎克、乔治桑、雨果在内的法国文化名人,以此为起点,数十年间在巴黎开张的600 家咖啡馆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社群,并直接催生了法国启蒙运动。观察到这一现象,德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首
次将咖啡馆定义为“创造丰富文化意义的公共空间”。上海,就布满了这样的“公共空间”。
愚园路上的“愚园百货公司” 是一家不像百货公司的“百货公司”:营业空间共三层,第一层2/3 以上空间是咖啡馆,剩下1/3 才是潮牌买手店;第二层、第三层有多个房间进行时尚家具家居用品和艺术品展销,房间外风景最好的阳台留给消费者喝咖啡。即便是正在销售的家具也不排斥拍照打卡的年轻人,沙发上坐一坐,或者以家居艺术品做背景拗造型,店员都不会制止。有的消费者来这里点杯咖啡,能待上两三个小时,因为除了喝咖啡、聊天、工作,还能拍照、看展览。
愚园百货公司由知名文学家施蛰存先生的故居改建而来。为了吸引年轻人,潮牌店里的品牌和店里的艺术展得不定期更新;咖啡吧的咖啡,也时不时推个新品或做个“季节限量”。因此,愚园百货公司在“五五购物节” 启动两周后,营业额就超过了整个4 月。
公共空间的复苏,五五购物节的火爆,也体现在上海的经济数据中——尽管今年一季度上海GDP 增速同比下降6.7%(全国降幅为6.8%),不过制造业投资增长12.1%,利用外资增长4.5%,均逆势上扬;新经济新动能加快成长,线上购物交易额增长16.4%,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1%,拉动GDP 增量 1个百分点。
所当乘者,势也。“五五购物节”,乘的是实体商业加速数字化的大势,上海打造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大势,上海建设国际消费城市的大势。当全球众多商业城市陷入低迷时,作为中国商业中心,上海率先点燃了全城消费热情,并向世界传递经济复苏、信心提振的强烈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