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6日 星期六
这些书和电影,演员必看!
第21版:封面报道 2021-08-30

这些书和电影,演员必看!

河西/刘绮黎

整理|河 西 制图 | 刘绮黎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要想成为有修养的演员,不多看看书,不多看看经典影视怎么行?

这里列出的演员“进修”的书单影单,曾经让影史上众多演技派演员获益匪浅,这是能让表演者成为一名合格、优秀演员的必读书目、必看影单。

必读书目

《莎士比亚全集》

威廉·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的许多剧作都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不朽名篇。

《汉堡剧评》

莱辛对于人类思想和文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的戏剧作品、美学和哲学论著等方面。《汉堡剧评》是莱辛继《拉奥孔》之后又一部重要的理论著作,是作者对汉堡民族剧院的实践进行批评和理论探讨的成果,是对德国资产阶级民族戏剧发展的科学原则最早、最成功的描述,在欧洲美学发展史上占重要地位。

《演员的自我修养》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最为知名的代表作,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精华。该书详细阐述了演员在形体、发声、性格、思维逻辑等方面所应具备的素养,不仅是一部经无数表演工作者成功检验的关于演员职业、责任与使命的工具书,更是一部关于演员与社会相结合,提升与完善演员艺术修养、道德修养的人生巨著。

《演员创造角色》

本书是《演员的自我修养》的续篇。

如何创造角色?如何达到与角色的完全融合?如何在每一次重复表演角色时找到创造的自我感觉?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从演艺生涯的最初期就在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在早期记录的“艺术札记”(1877—1894)中,他就认真地思考了这些问题。每一次饰演角色之后,他都为自己提出了任务,然后终生都在从实践和理论角度来解决这些任务。

《我的艺术生活》

这本《我的艺术生活》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毕生致力于戏剧艺术创造的艺术总结。这本书详尽描写作者从1877年起,从一个业余戏剧爱好者到创立并领导莫斯科艺术剧院的艰难历程,述说他以丰富的经验,创建了自己的一套表演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作者以亲身体会,详尽阐述了他所创立的舞台艺术理论、表演方法和表演技巧。

《易卜生戏剧集》

挪威的易卜生是欧洲近代戏剧的创始人,他的作品强调个人在生活中的快乐,无视传统社会的陈腐礼仪。

《斯特林堡戏剧选》

奥古斯都·斯特林堡是瑞典现代文学的奠基人,瑞典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小说家和戏剧家。斯特林堡生前被人描绘成“怪人”和“疯子”,但在后世,瑞典人却将他视为瑞典最伟大的戏剧家。

《迪伦马特戏剧集》

1949年,迪伦马特发表他成为“非历史的历史剧”的剧本《罗慕路斯大帝》,取材于西罗马帝国覆灭的历史,但是对罗慕路斯的性格进行了自己的虚构,塑造了一个漠然政治,认定自己用无所作为促进了历史发展的人物形象,指明人类历史荒诞的一面。

《布莱希特戏剧集》

布莱希特戏剧最具划时代意义的戏剧理论,是“陌生化效果”,使其成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布莱希特是现代戏剧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剧场改革者、剧作家及导演,被视为当代“教育剧场”的启蒙人物。布氏的剧作及戏剧理论对当代戏剧界产生过巨大的震动,并由此成为各国戏剧家的主要研究对象。

《等待戈多》

写于1948年的两幕剧《等待戈多》历来被认为是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贝克特因此于196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

意大利伟大的戏剧家皮兰德娄因“果敢而灵巧地复兴了戏剧艺术和舞台艺术”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剧作既有心理深度,又富于哲理内涵,具有强烈的感官上和思想上的双重刺激性。他不以人物的遭遇来说明人物性格的形成,而是截取人物生活中某一时刻的特殊处境,表现人物特有的感受和独特的思想,勾画出人物的灵魂。

《魔灯》

瑞典大导演英格玛·伯格曼唯一的生平自述,写于作者拍完《芬妮与亚历山大》,宣布结束自己的电影生涯的五年之后。本书充满了生动的细节,透露出强烈的内省。伍迪·艾伦称之为“天才之声”。

伯格曼以彻底的严肃性,试图将自己的创作源头与历程和盘托出:童年,父母,宗教,剧场,婚姻与工作。这又是一部现代《忏悔录》,作者坦陈自己的各种缺点,以及导演工作所带来的别样愉悦。

《雕刻时光》

在这本《雕刻时光》里,俄罗斯名导安德烈·塔可夫斯基记录了自己的思想、回忆,首度披露其重要作品的创作灵感、发展脉络、工作方法以及浓烈的自传内涵,并深入探究影像创作的种种问题。这些文章系长期陆续写成,惟《牺牲》一章口述于其生命最后几周。在这本艺术证言里,我们看到大师在“一团时间”里雕塑生命,仿佛时间奔驰穿越镜头,烙印于画面之中。

《舞台生活四十年:梅兰芳回忆录》

这本梅兰芳的回忆录以谈话的形式,将梅家旧事、学艺经过及登台演出、创作等情况娓娓道来,述及梅兰芳对唱腔和表演的创造、伴奏乐器的增加和舞台装置的改革,以及观摩前辈或同辈名演员表演的心得等。

《表演的艺术》

影响马龙·白兰度、罗伯特·德尼罗的经典课程,全球知名的斯特拉·阿德勒表演学院创始人权威之作。

斯特拉意在培养演员对生活与戏剧的独立思考意识和能力,做精神的贵族,而非表演的机器,从而凭借对角色的深刻把握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曹禺戏剧选》

曹禺的戏剧是中国现代戏剧的巅峰,其话剧创作,已经被视为中国话剧的经典作品,并赢得了几代观众的喜爱和世界性的声誉。

《我是说谎者》

费里尼与伯格曼、塔尔柯夫斯基并称为世界现代艺术电影的“圣三位一体”,是60年代以来欧洲艺术电影难以逾越的最高峰。费里尼更以他强烈的个人标记——“费里尼风格”,引导了战后意大利的精神进程。本书为其艺术笔记的总集,也是其从事电影艺术数十年的生动回忆录,为我们了解这位伟大的天才提供了最为直接和生动的文本。透过其言谈的直率和其对艺术的独特视角,也使我们重新领略到强烈的“费里尼风格”。

《石挥谈艺录》

这是一部阐述石挥表演艺术理论与实践的专著,是著名表演艺术家、导演石挥数十年从事话剧、电影、导演实践经验的总结。其中有演出手记,导演散记、以及对演员修养问题的论述。

《于是之论表演艺术》

表演大师于是之论表演艺术,演员的自我修养,表演经验,人生经验,演戏的各种准备。提倡演员应该是杂家,应该爱读书,学者型的最有功底。程疯子、王利发等角色,于是之是怎么理解的,创造角色时他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找到人物最大的追求,最想要的是什么。

《空的空间》

《空的空间》是戏剧大师彼得·布鲁克谈戏剧的理论经典,写于1968年。作者在僵死的戏剧、神圣的戏剧、粗俗的戏剧和当下的戏剧四篇檄文中,分享了他具有开放性的舞台空间概念、充满原创力的戏剧观,同时旁征博引20世纪重要的表演艺术大师们的戏剧理念与创作,以佐证他的戏剧观,展示了戏剧如何藐视规则,构建并打破幻觉,为观众创造持久的记忆。

必看影单

《小城之春》

费穆的这部经典之作投合了当时人们的苦闷心情。在艺术表现上,这部影片有较成功的探索。早期的中国电影往往写事多于写人写情,而这部影片独辟蹊径,它的人物不多,情节简单,将镜头深入人物复杂矛盾的心灵,揭示微妙的情感关系,是一部典型的心理抒情片。

《公民凯恩》

该片获得第十四届奥斯卡金像奖七项提名,并多次登上“最伟大的电影100部”之类榜单的榜首位置,其经典无需赘言,只能说,奥逊·威尔斯是个天才。而对于所有的演员来说,也应该想清楚自己真正珍视的“玫瑰花蕾”是什么。

《旺角卡门》

万梓良、张学友和刘德华,奉献了三位影帝级的表演。

《新龙门客栈》

为演这部电影,林青霞差点被飞来的箭矢射瞎眼睛。

《喜剧之王》

周星驰如何从一个“死跑龙套”的,到成为“喜剧之王”,都在这部电影中。

《霸王别姬》

张国荣将程蝶衣演活了,围绕两位京剧伶人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霸王别姬》展现了对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

《肖申克的救赎》

一条漫长的自由之路、一次灵魂深处的洗涤、一部不朽的励志经典。老戏骨摩根·弗里曼的表演就像教科书一般书写了一个演员的演技应该炉火纯青到什么样的程度。

《呼喊与细语》

对于细节的刻画,每一幕都显得言简意赅。情节也很简单,姐姐艾格尼斯要死了,两个妹妹卡琳与玛丽娅来看她,加上女仆安娜,四个女人。四个女人一台戏,伯格曼的御用女演员哈里特·安德森、丽芙·乌曼等四人用他们出色的演技撑起了这部电影。

《教父》

马龙·白兰度希望让唐·柯里昂看起来像“斗牛犬”。试镜时,他在嘴里塞了棉花,让两颊鼓起来。实际拍摄时,他佩戴了一副牙医特制的牙套。

《荒岛余生》

汤姆·汉克斯的演技有目共睹,这部现代版的“鲁滨逊漂流记”决定了一部电影只有他一个演员,一个人让这部电影获得豆瓣8.6分的高分,可能也只有汤姆·汉克斯有这样的能力。

《东京物语》

“东京看过了,热海也看过了,我们可以回家了。”影片讲述了具有浓厚东方氛围的家庭故事。其实,我们都需要一个栖身之所、心灵的归宿。对从事表演艺术的人而言,认真拍戏,用心去爱,就是找到了 “家”。

《人间的条件》

日本导演小林正树的鸿篇巨制,是伟大的反战电影,可以说是目前为止日本对侵华战争反思最为深刻的电影。在这部电影中,初出茅庐的仲代达矢表现极为出色,后来他在黑泽明的经典《乱》中担纲主演,惊艳了世界电影圈。

《精神病患者》

希区柯克最经典的代表作,不论是导演还是演员,对悬念的掌控都是大师级的。

《杀人回忆》

韩国“宋大脸”(宋康昊)用他精湛的演技证明了一个长得不帅的胖子也可以成为最耀眼的明星。

《伊凡雷帝》

苏联导演爱森斯坦将舞台剧表演风格和光影显著的摄影风格融为一体,拍摄出这部爱森斯坦后期最重要的代表作。爱森斯坦的作品有很强的表现主义烙印,有极其丰富的美工设计,在影史上独具一格。

《秋天奏鸣曲》

英格丽·褒曼最后一部出现在大银幕上的作品,也是她和伯格曼合作的唯一一部电影。影片里,62岁的褒曼一点都没有掩饰自己脸上的皱纹,向世人说明了什么是真正精湛的演技。5年后,一代巨星在英国伦敦寓所,死于乳腺癌术后淋巴并发症。

《罗生门》

三船敏郎和黑泽明合作的经典,开启了日本电影的崭新时代。影片的主题及主要演员的精彩演出,像明晃的尖刀,直入人心。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