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10个关键词,解码新青年
第15版:封面报道 2023-12-04

10个关键词,解码新青年

周洁/刘绮黎

整理 | 周洁 制图| 刘绮黎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活法。而这一代新青年,生活在物质丰裕的年代,拥有更加多元的选择机会,他们经历和见证了快速的经济全球化和前所未有的通信革命,他们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也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一代人。

通过对多份新青年生活方式的调查研究数据,《新民周刊》试图总结10个关键词来解码新青年:他们如何活着?他们的状态怎么样?他们追求什么、崇拜什么、又想要把握什么?

“奋斗”

“考编”

“焦虑感”

“精打细算”&“一掷千金”

“大胆恋爱”“吃瓜社交”

“谨慎结婚”

“爱国”

关键词①

“焦虑感”

越优秀,越焦虑

数据显示,学习和工作是最能引发当代青年焦虑感的因素,健康因素次之,外貌因素亦被较多提及,排名第三。

在性别层面,青年女性的焦虑感表达多于青年男性;

在教育水平层面,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新青年相比本科、大专和初高中学历的新青年表达出了更多的焦虑感,呈现出了“越优秀,越焦虑”的情况。

在明确表达存在焦虑感的样本群体中,学习/工作焦虑77.1%

健康因素30.0%

外貌因素18.2%

网络祈愿

为了应对焦虑,青年网民对“新玄学”的积极态度略有上升。具体表现包括:

①转发各种代表好运的图片和表情包,针对财富、学业、感情或健康等方面进行网络祈愿;

②研究星座相关的运势、性格、职业或配对测试,重视水逆时间;

③关注“锦囊”“预言”等博主,通过网络进行塔罗抽牌、求签解签的占卜仪式等等,试图对自己焦虑的事有更多把握力。

关键词②

“奋斗”

边焦虑,边奋斗

数据显示,在明确表达了态度的样本中,反对躺平56.23%

这表明躺平主义者仍为少数派。

同时,新青年高度关注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坚持对努力奋斗的认可与践行,反对“内卷”概念的滥用,这显示出新青年“边焦虑边奋斗”的社会心态,他们在加油打气的评论中互相鼓劲。

关键词③

“考编”

近年来复杂的国内国外形势引发了就业市场和社会就业形势的变化,改变了青年就业心态。以“考编”为代表的、围绕体制内和体制外工作展开的网络讨论呈现持续不绝的态势。在明确表达态度的新青年中,绝大多数对体制内工作持有正面态度。其中,中西部地区的新青年以及00后更倾向于体制内就业。

关键词④

“精打细算”&“一掷千金”

是的,这两个看似矛盾的形容词,在这一代新青年身上和谐并存。数据显示,表达强消费意愿的青年网民占总样本比例(7.4%)远高于弱消费意愿(0.8%)。与此同时,表达强储蓄意愿的青年网民占比(1.8%)也显著高于弱储蓄意愿(0.6%)。

他们热衷于通过各种“购物节”“领券”“砍价”省钱,拒绝各种“智商税”产品,拒绝被消费主义裹挟;与此同时,他们又愿意为自己的兴趣爱好豪掷千金。此外,当下青年在服饰、家居以及宠物消费上,比上一代更注重产品颜值,愿意为颜值消费。

总体来说,“该省省,该花花”是这一代青年对理性消费的最好诠释。

关键词⑤

“大胆恋爱”&“谨慎结婚”

数据显示,在5492名青年网民样本中,16.4%的青年网民表达了愿意恋爱,只有0.6%的新青年明确表达不愿意恋爱。但仅有3.4%的青年网民表达了结婚的积极意愿,表达消极意愿的比例为1.2%。

愿意恋爱16.4%

不想结婚1.2%

这说明新青年大胆恋爱、谨慎结婚,恋爱与婚姻脱钩的趋势逐渐稳定。其中,相对于初高中学历的青年网民,拥有本科/研究生学历的青年网民更多地表达了愿意恋爱和结婚,可能与学历背后反映的经济实力有关。

关键词⑥

“因催而反”

数据显示,

显示积极的生育态度1.3%

显示消极的生育态度1.2%

并未就生育议题进行表达97.5%

由此可见,新青年生育意愿整体较为温和。不过,对于绝大多数持积极生育意愿的网民而言,他们对生育的兴趣主要停留在愿意生养一个孩子的层面,多胎家庭并非其理想的生活图景。

此外,“因催而反”被认为是新青年不支持生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部分网民看来,社会层面的“催生”在缺乏充分的社会福利和法律保障下是将青年人视为“生育机器”,社会为了实现自身功能的顺利运转,选择性地呈现给公众以有利于促进生育的信息和知识,是对个体权利的不尊重。因此,当社会一味呼吁生育,甚至公开呼吁采用“丁克税”“生育基金”等强制措施倒逼青年人生育时,青年人以声浪巨大的反育思潮来回击社会。

关键词⑦

“健康饮食”

在吃方面,新青年更关心食品的安全健康问题,他们愿意为了健康,定期体检、购买绿色食品以及合理饮食,0添加与低卡消费是他们对食品的要求,且女性对健康关注的程度更突出。数据显示,食材好、口感佳、易操作、热量低的食品备受消费者推崇。

关键词⑧

“1.5+倍速”

在观看电视剧时45.7%

会选择倍速观看其中,29.2%

会使用1.5及以上的倍速这个比例远高于36岁以上人群

新青年对甜宠、爱情、悬疑、武侠题材的电视剧偏好更集中。其中,男青年偏好带有历史时代背景或聚焦当代社会现实问题的电视剧,女青年则更看重能带来更好视觉体验的元素。

关键词⑨

“吃瓜社交”

调研结果就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大,选择“社恐青年”标签的人数比例越来越少,这意味着,“越年轻越社恐”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和趋势。

不过,无论“社牛”还是“社恐”,社交与新青年的生活已经密不可分。其中,“吃瓜社交”成为了新青年的主流社交模式,即公共话题的热度与讨论成为年轻人互相交流、增进感情的驱动力,占比超过打游戏、饭局、相亲等传统的社交模式。

关键词⑩

“爱国”

尽管“90后”和“00后”的中国年轻人经受着全球化和多元文化浪潮的影响,但是他们在充满爱国主义的教育氛围中成长。一份调查中,当问及“你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吗?”

自豪98.9%

不自豪1.1%

新青年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比前几代人要强烈得多。其中绝大部分学生都表示,他们最自豪的是中国一直以来“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艺术”,其次是近年来的“经济成就”和“科技成就”。

参考资料:《中国青年网民社会心态调查报告(2022)》《2022新青年消费图鉴》《中国青年价值观&内容消费研究》等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