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丁荣
如何提升青少年体育训练的质量?怎么挖掘有潜力的好苗子?在12月20日举行的2019年上海市青少年体育训练督导工作总结会上,上海田径、游泳、篮球等九个项目的督导训练专家在各区体育局竞训科代表面前阐述了一系列真知灼见。
2019年度上海市青少年体育训练督导工作在上海市体育局的指导下,上海市青少年训练管理中心按照《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构建本市竞技体育发展新体系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开展了田径、游泳、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射击、射箭等九个项目的督训工作。
督训的单位分布在14个区、56个单位的61支运动队,其中有45个二线训练单位50支运动队、11个三线训练单位的11支运动队。青训中心聘请督训专家65人,其中项目专家35人、训练管理专家30人,并兼顾二线运动队的检查工作。通过专家们的努力,对每个基层单位进行了上、下半年各一次的训练督导,全年全市共计完成了122个训练课的督导任务。
在2019年上海市青少年体育训练督导工作总结会上,田径督导组专家林民伋、游泳督导组专家黄卫、篮球督导组专家叶玮玮、排球督导组专家孟范生、乒乓球督导组专家樊天健、羽毛球督导组专家蒋永谊、网球督导组专家王良佐、射击督导组专家陆鸿钢、射箭督导组专家黄新娟分别就各项目督训情况作总结报告。
“一对一帮助、田径周末营集训好苗子”“抓住青少年运动敏感期注重游泳技术训练”“提升单位时间内的训练效益”“增强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有氧和心理训练”、“开拓乒乓优秀人才的流动”“增强网球移动中的接球训练”“加强上海本土篮球运动员的培养与输送”“提升青少年排球的练习密度和训练强度”“加强射击基层教练系统化业务培训”“加强射箭基层训练单位与一线队衔接”……各位专家分别从自身所督训的项目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宋慧表示,要从紧迫性、重要性、普遍性、基础性、规范性、专业性、科学性、前瞻性、系统性九个方面进一步提升上海青少年体育业余训练的质量;上海市青少年训练管理中心要进一步把业余训练督导工作做深、做细、做实,要通过中心组扩大学习、十佳公开课、十佳教案评选等方式,进一步推广好的训练方式与方法,要通过督导训练工作进一步服务于基层教练的训练提升与个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