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6日 星期二
“三个火枪手”打响翻身仗
第A05版:东京奥运会特刊/夺冠 2021-07-28

“三个火枪手”打响翻身仗

薛思佳

2016年里约奥运会,仅一金入账的中国射击队遭遇了滑铁卢,庞伟和杨皓然都是其中的亲历者。五年之后,两人都用一枚沉甸甸的金牌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两人分别收获的10米气手枪混合团体金牌和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金牌,都是奥运会历史上这个项目的首枚金牌。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薛思佳

冠军追平老婆杜丽

庞伟:“家庭地位能上升些”

作为中国代表团四名奥运四朝元老之一,庞伟在前不久刚刚度过了自己的35岁生日。自2008年首次亮相北京奥运会,他已经在过去三届奥运会收获了一金一铜的成绩。在东京奥运会男子10米气手枪比赛中,庞伟以217.6环的总成绩摘得一枚铜牌,“射击运动员看上去很冷静,其实内心波涛汹涌。个人比赛确实出现了很多问题,铜牌掩盖了很多问题。这场比赛算是我这些年打得最差的一次,只是运气好一些,赶上其他对手的状态也有起伏,幸运地拿到了第三名。”

14岁开始练习射击的庞伟,在2005年进入国家集训队,一度成为中国射击国家队中最年轻的队员。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10米气手枪决赛,成为了他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此后,庞伟先后参加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但成绩并不算理想。

里约奥运会结束,庞伟告别了一段时间的赛场,直到2019年才重新拿起了手枪,也正是在这一年他迎来了成绩上的反弹。在2019年国际射联世界杯总决赛上,庞伟获得了男子10米气手枪冠军,实现该项目的世锦赛、奥运会、世界杯大满贯,这也再次唤起了他对奥运会的憧憬。“自己还是有一些情怀,就是希望自己能够坚持奥运梦,也想回来再打一次。我们这个项目这几年遇到了很多困难,我也希望能给项目出一份力。”庞伟说道,“能够再有一次享受拼搏努力过程的机会,我觉得人生就没有遗憾。”

和年轻的队友相比,35岁的庞伟在体能方面不占优势,但是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扎实的基本功,他依旧在中国射击队占有一席之地。在今年进行的奥运选拔赛中,宝刀不老的庞伟发挥出色,以总积分排名第一的成绩获得了男子10米气手枪个人以及10米气手枪混合团体两个项目的参赛席位,“奥运会就是奥运会,和任何比赛都不一样,针对奥运会大家会有很多心理变化。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就有拿冠军的实力。”

在出征东京之前,庞伟坦言觉得自己只要发挥正常水平,就有争金夺银的希望,“希望在东京再拿一次冠军。这是我的第四次参加奥运会,有可能是最后一次,我会全力以赴,争取让五星红旗在东京射击赛场升起。”

几经蛰伏,庞伟兑现了自己曾经的诺言,时隔13年,再次让五星红旗飘扬在了奥运会射击的赛场上。事实上,对于10米气手枪混合团体,庞伟最初并不是特别感冒,“因为它顶替掉的男子50米手枪慢射,这是我们的传统优势项目,但同样的,中国射击队在10米气手枪上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所以这个改动也给了我们一个争金的机会。”在决赛中,庞伟在最初的表现并不甚理想,但丰富的大赛经历让他迅速找回了自身的状态。“其实是挺着急的。在比赛之前做了很多准备,我们对于技术的要求是‘平稳晃动自然响’,特别忌讳十指发力,但前两发自己有点急躁。”庞伟道出了比赛时的心路历程,“这两枪失误反而让自己意识到了问题,中间开始就把握得不错,基本上都在自己的掌控之内。实际上,只要不是特别大的失误,我们就有获胜的可能。”

老将的不懈坚守终于换回了一块沉甸甸的金牌,庞伟一如恩师王义夫的生涯轨迹,阔别两届奥运会再次绽放,自己的金牌数也追平了自己的妻子、奥运冠军杜丽。“家庭地位可能又上升了一些。”庞伟笑着说道。此前他曾经透露这是自己的最后一届奥运会,希望有更多的年轻队员可以顶上来,“这可以说是我奥运会备战效果最差的一次,在技术、身体各方面都不如以前。因为疫情,我们一直都是封闭集训状态,过程很煎熬。现在不像年轻的时候,有很多琐碎的事情会分散自己的精力。”

在庞伟看来,自己能否坚持到法国巴黎奥运会,需要取决于家庭方面的考虑,“孩子的童年是不能拿奥运金牌去换的,而且我已经拿到了,但总会有一种情结在里面。当我站在靶场上的时候,总会希望为国争光。作为一名射击运动员,我希望可以体现自我的价值,唱国歌、升国旗永远是我的目标。”

从“浩”到“皓”,一张白纸重新开始

单人项目摘铜,混合团体摘金,男子10米气步枪选手杨皓然几乎复制了庞伟的东京之旅,“挺开心的。东京奥运会是自己的目标,一直想拼尽全力。个人赛拿到铜牌的时候,我就说了目标只完成了一半,升起了国旗,没有奏响国歌,这一次做到了。”

1996年出生的杨皓然,因为小时候热衷于枪械,被父母送进了体校练习射击,“就喜欢玩枪,父母怕不安全,就让我去尝试了一下射击。”练习射击不到三年的时间,杨皓然被悉尼奥运会男子10米气步枪冠军蔡亚林相中,入选河北射击队,而时至今日,队伍里都流传着有关他的一个段子,“当时进队没几天,打一组十发,好像是打了99环。”

天赋异禀的杨皓然,很快就在国内赛场上崭露头角。2013年沈阳全运会,年仅17岁的他击败奥运冠军朱启南,拿到了男子10米气步枪的金牌。此后,他接连将青奥会、世锦赛、世界杯、亚运会等国内外大赛的冠军收入囊中,并多次创造世界纪录、国内纪录。“杨皓然训练时能够全身心投入,专注完成每次击发。与此同时,他善于动脑、勤于钻研,遇到问题有不解决不罢休的韧劲,能够透彻分析射击动作结构。”蔡亚林说道。

职业生涯一帆风顺的杨皓然,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遭遇了巨大的打击。在其他赛场所向披靡的他,在奥运赛场迷失了自我,资格赛意外出局,仅仅获得第31名。“经历了那一次,让我的能力、心智方面成长了不少,更加成熟,挺感谢那次失败的。到现在,还是非常珍惜那次失败,失败挺宝贵的。”杨皓然说道,“奥运会只是自己的一站,不是我的起点也不是终点,不会奢望自己一定能够做成什么样子,而是在去往它的旅途上,尽量把自己做到最好。”

在里约奥运会结束之后,杨皓然把自己名字中的“浩”改成了“皓”,而他自己也像一张白纸一样重新开始。经历了短暂的低谷期之后,杨皓然在东京奥运会选拔赛上以总排名第一的成绩拿到了入场券,“上一次奥运会的时候自己还年轻,处于一个懵懂的状态。现在经历的比赛多了,自己也变得成熟,心态也更加沉稳。”

在拿到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的奥运金牌之后,杨皓然实现了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的“大满贯”,“这块金牌是回报祖国的培养。个人而言,是实现了大满贯,但路还长,希望以后继续努力,为国家争取更多的荣誉。”

东京“倩”影,“00后”首位双金得主

作为杨皓然的搭档,第二次站上最高领奖台的杨倩又一次俏皮地做出了“比心”的动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枚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金牌,让她成为了中国体育历史上第一位00后“双金得主”,同时也是中国射击队历史上第一位在单届奥运会上拿到两枚金牌的运动员,“我对她今天的表现非常满意,也非常佩服她。为了这份荣誉我们一路走来,从来没有放弃。她拿了首金后,顶住了压力,还发挥这么好。”对于自己的搭档杨倩,杨皓然不吝赞美之词。

或许是女子10米气步枪的冠军头衔,给杨倩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她在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资格赛和半决赛的状态都不在最佳。“这种压力是显而易见的,三天前,在同一块赛场上,她刚刚夺得过一枚金牌,所以压力会更大。”中国射击队教练葛宏砖说道,在决赛中,他把唯一的一次暂停机会留给了杨倩,“我就跟她说放开打,大不了第二名。”

卸下包袱和压力的杨倩,随即渐入佳境,再度展露了自己的“大心脏”。将第二枚金牌收入囊中,“非常感谢队友的出色发挥,我也坚持完成了这场比赛。能拿到金牌我非常开心与激动。”杨倩说道,“我非常信任我的搭档,我觉得不管我们打的结果怎样,首先他的整体状态和技术都让我非常信任,所以我能毫无顾虑地操作我自己,做好我自己的每一个过程。”

在结束了自己首次奥运会征程之后,杨倩的微博粉丝数量从最初的不到1万,增长至如今的131万,而网友的评论也非常有趣,为她感到高兴。对于年仅21岁的杨倩来说,东京奥运会的两枚金牌,是自己职业生涯的又一个新起点,“谢谢大家的支持呀,我会继续努力哒!”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