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靖平静接受结果
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半决赛,武大靖(下)在比赛中冲线
专题撰稿 本报记者 李冰
在昨晚的男子短道速滑500米比赛中,上届冬奥会该项目冠军、中国名将武大靖半决赛中排名小组第三无缘A组决赛,他在B组决赛上滑出了41秒157位居第一,最终排名第五。
武大靖从来没有想过,2014年索契冬奥会结束之后,如果选择了放弃,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又会是一道什么样的风景。可以肯定的是,不会有多少人能够记住,那个拿到了银牌、名字叫武大靖的20岁的年轻人,尽管他已经做得足够好了。
此后的四年时间里,没有人统计过,在一千六百多个日子里,这个叫武大靖的人,流过多少汗,吃过多少苦,在冰面上滑行了多少公里。人们记住的,是在2018年的平昌冬奥会中,这个叫武大靖的人,为中国队赢得了一枚短道速滑500米的金牌,成为中国男子短道速滑奥运会金牌第一人。
又一个四年,北京冬奥会上,已经拿到了一块混合接力金牌的武大靖,依然向着更高的目标冲击,即便他的心里很清楚,在一群二十出头甚至十七八岁的“小鬼”“当家”的奥运舞台上,已经是一名老将的自己想要继续坚持会很难很难,但是无论如何,他都会依然选择坚持,战斗到底。
第一次上冰,摔倒了107次
武大靖从来都没觉得自己是个天才。
从哈尔滨向东北方向出发,360多公里之外,就是武大靖从小长大的地方,佳木斯市。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孩子,每年到了冬天,也是武大靖和他的小伙伴们最开心的日子——得天独厚的环境,让冰和雪真正融入到了这里每个人的生活当中,尽管在那个时候,“武大靖们”最喜欢做的,不过是在冰面上用鞋底玩“滑冰”。
10岁那年,武大靖在电视上看到了李佳军和杨扬比赛的画面,那也是他第一次知道有“短道速滑”这样一个项目。“当时就觉得特别喜欢,然后就跟自己说,以后我就练这个了。”
跟现在很多踢球的孩子都是从兴趣班起步一样,刚开始“投身”短道速滑的时候,武大靖进的是佳木斯市当地针对中小学生的业余班。虽然也有教练带,但是因为白天要把场地让给专业队训练,武大靖们要么一大早、要么等到天黑了才能上冰——因为没有室内冰场,在零下30摄氏度的寒风中一圈又一圈地在冰面上滑行,武大靖就这么硬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武大靖的妈妈一直清楚地记得,儿子第一次上冰时的哪一幕:“一共摔倒了107次,然后每一次都自己爬起来了。”也正因为如此,即便后来拿到了平昌冬奥会冠军,武大靖也不认为自己是那种“老天爷赏饭吃”的类型。“真的就是自己喜欢的项目,要不然不可能说从事的一个项目这么苦,这么累,坚持了这么多年,我觉得这还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欢。小的时候在室外冰场上很艰苦,但也可能是那样的环境才能造就我的今天吧,当时要是没吃那样的苦的话,我觉得我不会成长这么快。”
即便后来进入了专业队,进入了国家队,武大靖也从来不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而且他也一直用偶像菲尔普斯来激励自己:“他在奥运会上拿了那么多金牌,几乎包揽了所有的游泳项目,我觉得这就是个奇迹,而奇迹出现的前提是你需要努力,需要你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才能做到这一点。我不相信他是天生就能游这么快,而且天生身体素质就这么好,既然他能够做到,只要足够努力,我相信我也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曾经滑不过女队员
2010年10月,崭露头角的武大靖参加了短道速滑全国联赛,凭借着出色的表现,被时任国家队主教练的李琰招入队中,实现了自己“从地方队到国家队”的“小目标”。
跟那些“一飞冲天”的励志传说不同,刚进国家队的武大靖,时时刻刻都被强烈的危机感笼罩着。当时的短道速滑国家队中,一共有10名男队员,武大靖排名第10,而这也就意味着,每一次队内比赛甚至是训练之后,都有可能让武大靖离开国家队。“刚进入到国家队的时候,其实很害怕,本身年龄就小,然后又到了一个新的环境,所以就会连训练都害怕。”不过,更让武大靖害怕的,还是随时都可能被淘汰的危险:“因为我是第10名,随时面临着被淘汰,而淘汰了就回地方队,我就跟自己说,来一次国家队不容易,说什么也得留到这儿。”
按照短道速滑国家队的“传统”,武大靖同时还要做女队的陪练,一开始的时候,他甚至滑不过队里的许多女队员,他也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些女队员在超越他时投来的蔑视的眼神:“就是特别难受,因为你本来觉得自己滑得挺好的,但是到了国家队之后,突然发现你变成了最差的那一个,就是那种头都抬不起来的感觉。我觉得挺委屈的,因为练的东西一样多,但是效果并不是最好,成绩也不理想。那个时候每天都要受到打击,对我来说心理层面阴影很大,每天都在克服,都在控制,试着改变自己。”
挫折与机遇并存的2012年
2009年,当武大靖和朋友兴致勃勃地讨论着那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2012》时,他怎么都不会想到,自己的2012年,也会如此的跌宕起伏,甚至改变了他职业生涯和人生的走势。
对中国短道速滑队来讲,2012年最重要的一项赛事,就是短道速滑世界杯赛,当时男女队各派出了六名队员。已经在国家队站稳了脚跟的武大靖觉得,无论如何自己都能够获得代表男队参加比赛的资格,但是当参赛队员名单公布时,里面并没有他的名字,“然后我就看着队友一个个上了大巴,出发去参加比赛,最后就剩下我一个人在那里。”
内心被深深刺痛的武大靖并没有就此沉沦,一方面他用“自己还年轻,后面还有机会”来安慰自己,另一方面,他也开始认真反思,自己的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留在北京首都体育馆训练的武大靖,选择了“闭关修炼”,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打磨自己的技术细节上面。作为短道速滑运动员,即便在中国队中,武大靖的爆发力不算最强,耐力也不是最好的,能够跟别人竞争的,就是技术,也就是圈内人士所说的“冰感”。那段时间里,武大靖除了自己加强训练外,还找来了很多高水平短道速滑选手的比赛录像,从那些对手的身上“偷师”,改善和提高自身的技术,尤其是弯道技术,一遍一遍地练习,直到把过去的不好的动作和习惯纠正掉,形成了正确的肌肉记忆为止。
很多年之后,再次回顾当年的那段历程,武大靖也觉得,曾经落选世界杯赛的“世界末日”,同样也是老天给自己的一次机会。“我觉得这是一个转折点,也是成长的一部分,要是没有那个经历的话,我可能现在还是一名普通的运动员。有了那样一次挫折,才能让我成长得这么迅速,自己取得的成绩,我觉得跟每一段的经历和阶段性的压力,或者说受的打击,都是有关系的。”
从2012年底开始,武大靖的成绩呈现出了明显的上升趋势,先是在世界杯上海站的比赛中获得了男子500米的第三名,两个月后的索契站中,以41秒095的成绩获得亚军;同年10月,武大靖在韩国站的比赛中再次获得亚军,并且在1000米比赛中获得冠军。一年后的索契冬奥会上,已经成为中国队主力队员的武大靖,最终在500米项目中获得亚军,同时与队友合作,在男子5000米接力赛中跻身前三。
夺冠的信念从未改变
平昌冬奥会夺冠后的那个晚上,武大靖一夜未眠。
“想了很多,这些年来的点点滴滴,就像放电影一样,一遍遍地从自己脑子里过。”此前在接受采访时,武大靖也说起过四年前的那段往事,他记得很清楚,当时自己给家里打了很长时间的电话:“平时也打电话,说不了几句就挂了,运动员的生活就是这样,但那天不一样,特别特别想家。”
无论如何,家永远都是避风的港湾,对武大靖来讲同样如此。过去的这十年,一直代表国家队征战的武大靖,真正跟家人呆在一起的时间并不算长,以至于很多时候也只能通过新闻了解儿子动态的父母,说起他的时候,甚至会觉得有一丝丝“陌生”。“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因为当你想把一件事情做好的时候,需要全身心地投入,然后日复一日地去坚持,有些东西也只能先放在一边了。”
武大靖知道,不管是自己这么多年来的职业生涯,还是曾经给他带来巨大荣耀的2018年2月的那个冠军,自己能够依靠的,只有坚持。
对于自己的好胜心,武大靖从来都不隐藏:“在赛场上,其实我渴望每场比赛的胜利,无论这个比赛大小,无论这个比赛是什么环境,只要参加了,我就想拿到冠军,拿到最好的成绩,这就是我对比赛的要求,也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从平昌到北京,四年的时间,让武大靖这个曾经的“年轻队员”,变成了现在的“老将”,但他对于胜利的追求与渴望,却从来都没有变过;面对困难与挫折的态度,也从来都没有改变过。
“我觉得压力大的时候,会把手机关机,不与外界联系,也不看新闻之类的,用这样的方式让自己的心静下来,然后自己在床上躺着,想着每一轮的技术,想着自己该注意的事项,把注意力全都放在比赛上面。”北京冬奥会上,已经与队友合作拿到了一块混合接力金牌的武大靖,除了自我调整,同时也用自己的经历和经验,稳定队友的情绪,帮助他们更好地备战:“除了对手,我们同样也在跟自己比赛。我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离开了,我会去做什么,也不知道将来会不会继续留在冰场上面,但是只要还在当运动员,我的目标就只有一个:夺冠!”
武大靖、任子威等运动员还将参加男子5000米接力决赛,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