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6日 星期六
家庭马拉松·嘉北郊野公园站鸣枪起跑 “高境杯”第七届上海市家庭跳绳亲子赛举行 上超联赛落幕 申城品牌赛事再升级 小弓“弹”出体商结合新火花 以赛事为杠杆“武”动申城 以文化为自信传承“武”魂
第A11版:上海体育 2022-11-21

以赛事为杠杆“武”动申城 以文化为自信传承“武”魂

李一平

裁判观看参赛视频

11月20日,2022年“兴业银行杯”上海城市业余联赛“精武杯”太极拳械、传统武术比赛在上海精武体育总会举行。本届比赛由上海市体育局、上海市体育总会指导,上海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上海市体育竞赛管理中心)、虹口区体育局主办,上海精武体育总会、上海市武术协会承办。

专题图文 本报记者 李一平

男女老少齐聚云端

赛事发展日趋完善

本次比赛采取提交参赛视频、线上评比的方式,共有来自全市各区、街道社区、武术社团等46支团队668名武术爱好者参加,参赛运动员年龄在8周岁至75周岁,分为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等组别,共设39项集体项目、554项个人项目。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比赛中家庭(夫妻)组、亲子(父母子女)组报名踊跃,市民参赛热情高涨,由此可见武术运动对促进家庭和睦也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其实,上海与太极拳有着深厚的渊源,上海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就有吴式太极拳和龙身蛇形太极拳。

上海市“精武杯”太极拳械、传统武术比赛是上海精武体育总会的传统品牌赛事,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二十届。历经多年发展,这项赛事参赛人数屡创新高、赛事组别逐步丰富、参赛年龄段更加全面、赛事设项愈加完善……“第一届就在这里(上海精武体育总会)举行,如今已经二十届了,我们比赛规模也越来越大。”上海市精武体育总会副秘书长方婷回忆起这项赛事的发展历程感慨良多。“第一届比赛只有200多人参加,一天就能比完,现在比赛在场馆内安排了四片场地,都要两天才能完赛,非常高兴有越来越多的上海市民了解、走近太极拳械和传统武术。”

如今,虽然今年未能线下举办,但申城太极拳爱好者的参与热情却丝毫未减。或是家中、或是公园,参赛的选手们利用身边的场地,通过视频,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太极技艺。而裁判们同样专注于屏幕,一丝不苟地为参赛选手们打分。双方透过视频,两者似乎穿越了时间、空间,又相聚一堂,以武会友。

发挥竞赛杠杆作用

弘扬中华武术精神

太极拳一招一式刚柔并济,传统武术一拳一脚彰显风范。“从参赛视频中看到了在我们的市民中间有许多优秀的选手,让我也感受到了上海如今浓厚的武术氛围。”本届赛事裁判长曾美英已是多次担任裁判工作,对于参赛选手们的表现也予以了肯定。“通过比赛也可以更准确地规范动作,使大家能够科学运动、有益健身。”

上海作为中国近代武术的发源地之一,有着深厚的武术群众基础,传统武术中也蕴涵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在方婷看来,武术运动的长久发展,竞赛在其中发挥了杠杆作用。“赛事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也能进一步营造出更好的武术运动氛围。”近年来,上海精武体育总会通过举办“精武杯”等各类武术赛事,使沪上的武术运动爱好者得到了一个可以展示自我的平台,有效推动了本市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和武术技艺水平的不断提高。而“精武”之名,取自“乃武乃文,惟精惟一”,也是上海精武体育总会所崇尚的“精武精神”。

与此同时,上海精武体育总会也在积极推动健身武术、传统武术、少儿武术发展,将精武操送进了沪上中小学校园,疫情期间还特别推出教学视频让大家居家习练、以武养生,“有一些项目套路比较长,我们便会将套路精简化,这样可以适合各阶段的市民进行练习,从基础开始逐渐培养出对于武术运动的兴趣,进而进一步去了解武术精神。”

得益于上海精武体育总会对于武术运动的深入推广,中华武术也正在传承、创新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未来,上海精武体育总会也将更为积极地弘扬“爱国、修身、正义、助人”的精武精神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作出武术人的贡献。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