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1日 星期二
整治“饭圈”乱象,体育总局再亮剑 上海男女排晋级排超四强
第A07版:排球 2025-01-20

整治“饭圈”乱象,体育总局再亮剑

上周,国家体育总局召开关于意识形态工作及“饭圈”乱象治理的专题会议,将治理“饭圈”作为当前一项紧迫任务抓紧抓实。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中国乒乓球协会等单位作交流发言。

此次会议明确指出冬季项目“饭圈”问题主要以短道速滑、花样滑冰项目为典型,为避免国家队备战、参赛遭受“饭圈”乱象侵袭。此外,眼下热度高居不下的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同样面临着“饭圈”现象。体育总局此次将治理饭圈乱象列为紧迫任务,是对当前体育领域问题的精准判断和积极应对。

运动员陆续解散粉丝群

自1月11日开始,包括中国羽毛球队官博以及运动员王昶、梁伟铿、何济霆、任翔宇、朱一珺、教练员陈其遒、罗毅刚等陆续解散粉丝群。国家体育总局专题会召开隔日,乒乓球国手王楚钦的球迷会宣布解散了其微博粉丝群。

去年下半年起,中国网坛“一姐”郑钦文和奥运会冠军潘展乐等人气球员已陆续解散粉丝群。2024年11月15日晚,据郑钦文原粉丝群成员消息,郑钦文官方账号前一晚已解散了能关联到她主页的微博粉丝群。该粉丝群由郑钦文粉丝自发创建多年,并关联郑钦文微博超话和个人主页。巴黎奥运会闭幕第二天,潘展乐粉丝群“潘展乐看台区”已被他本人解散,据介绍,该粉丝群是唯一与潘展乐关联的官方粉丝群。运动员们纷纷解散粉丝群这一举动并非偶然,而是他们在经历饭圈文化困扰后主动抵制的结果。

体育界的“饭圈文化”始于娱乐圈,最早可追溯到2014年。2014年伴随着多名运动员在综艺节目中曝光显现端倪,2016年里约奥运会“千人接机”初具规模,2021年“倒奶式追星”事件后部分娱乐“饭圈粉”迁徙到体育界,此后逐渐“出圈”扩散至多个运动项目。近十年里,随着中国体育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项目及优秀运动员受到粉丝追捧,但部分非理性追星行为也借此滋生,使体育出现“饭圈化”倾向。例如,王昶曾在机场被粉丝追逐,行李险些丢失;樊振东本人身份证被不法分子恶意传播造谣;潘展乐明确表示希望减少关注,回归正常生活。这些现象显示,饭圈文化已对运动员的训练、生活及心理状态产生严重负面影响。

打击灰色产业任重道远

这并非国家体育总局第一次出手整治畸形的“饭圈文化”,此前总局曾多次表示要拒绝畸形“饭圈文化”的渗透,鼓励体育工作者坚持“做好自己”,走正道、树正风、扬正气。

2024年5月,在广州举行的全国体育宣传文化工作会议上,国家体育总局表示,全国体育系统将全过程坚决抵制畸形“饭圈文化”对体育领域的侵蚀。当时国家体育总局表示,要把坚决抵制畸形“饭圈文化”的意识和要求,融入运动员选拔、培养、输送、安置的全过程,融入体育赛事活动组织、服务、监管的全过程,并在思想教育、宣传引导、风险防控等多个方面采取有力有效举措,推动形成多部门协同配合、全系统聚焦发力的共治格局。

同年8月,体育总局再次召开整治体育领域“饭圈”乱象专题工作会。会上强调,要把整治“饭圈”乱象纳入体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范畴,坚决遏制体育“饭圈化”愈演愈烈态势,坚决铲除畸形“饭圈文化”在体育领域滋生滋长的土壤和条件,为体育强国建设战略目标实现营造稳定有利发展环境。

从国家体育总局的多次会议及表态不难看出,“饭圈”乱象对运动员身心健康成长、运动队为国争光能力、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都极为不利。在行政管理部门和媒体的描述中,体育“饭圈”是娱乐领域“饭圈文化”入侵体育界的结果,与娱乐“饭圈”有相似的行为方式和话语符号、严密的组织纪律和组织行动,存在利益链,粉丝旨在为偶像谋求利益最大化。不理性的体坛“追星族”背后,往往有更隐蔽的推手,试图复制娱乐圈“饭圈”灰色产业链。在这条产业链上,以流量为导向,有门槛有分工,通过“代拍”、卖“周边”等形式牟利,并不断推动体育明星泛娱乐化,进一步绑架舆论、割裂共识、收割粉丝。

从运动员和教练自发解散粉丝群,到国家体育总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一系列举措无不表明畸形“饭圈文化”侵蚀体育,非治不可!同时,远离“饭圈”并不意味着体育与观众进行“真空隔离”,而是彻底斩断非法利益链条,让操盘黑手无法得利。真正意义上做到,让体育回归赛场,多关注运动员在赛场上的表现和拼搏,少打扰私人空间,用理性的言行表达对运动员们的支持。整治“饭圈文化”之路注定任重而道远,好在,当下我们正在路上。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