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医结合交叉培训
在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全民健身成为市政协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多名市政协委员围绕全民健身话题提交提案,积极推动本市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
专题撰稿 本报记者 丁荣
关注“一老一幼”
推动社区运动健康服务升级
市政协体育界委员针对当前社会关注的“一老一幼”健康问题,提交了《关于面向“一老一幼”优化完善“运动促进健康”社区民生服务模式的提案》。该提案旨在通过优化社区层面的运动健康服务模式,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和儿童青少年的运动健康需求,推动全民健康事业的深入发展。
近年来,上海在推动社区运动健康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针对老龄群体的长者运动健康之家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对老年人体质健康的改善和非传染性慢性疾病的防治发挥了积极作用。根据《2023年上海市长者运动健康之家发展报告》,截至2023年年底,全市已累计建成长者运动健康之家136所,覆盖本市所有16个区,共建立老年人运动健康档案18802份。
经调研,长者运动健康之家对老年人体质健康增强改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防治等发挥了较好作用。跟踪研究显示:75岁以下老年人中,运动干预组人均医保支出比对照组降低34.10%,人均医保支出相对减少1096.33元。在7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运动干预组人均医保支出比对照组降低13.56%,人均医保支出相对减少871.62元。
然而,对照国家有关“一老一幼”群体健康促进工作的要求,上海在社区层面仍有提升的空间。一方面,长者运动健康之家的覆盖布局尚不均衡,部分区域建设数量偏低;另一方面,社区室内运动场地在功能设计上缺乏符合儿童群体需求的设施。
对此,市政协体育界委员提出了以下具体建议:一是支持场地设施资源整合,提高服务载体的包容度。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鼓励各街道在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党群服务中心、体育场馆等场地设施以及社区公共场地、商业设施等城市空间内,因地制宜建设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和长者运动健康之家,优先满足“一老一幼”重点群体的运动健康需求。
二是加快长者运动健康之家建设和服务标准的制定,为社区服务模式提供科学的发展指引。政府、高校、社会企业等主体应加强合作,对现行以老年人为服务对象的长者运动健康之家建设和服务标准进行及时修订完善,并将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促进所需的技术要求纳入其中。三是加快推动社区“运动促进健康”服务模式扩大服务覆盖面。体育、卫生、民政、教育部门应加强协同合作,积极支持此类社区型服务模式与“15分钟社区生活圈”和中小学学生课后服务体系的紧密对接,将长者运动健康之家纳入民生实事项目,完善“15分钟社区生活圈”,扩大社区运动健康服务覆盖面。
上海市政协常委、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体育大学原校长陈佩杰认为,许多上班族家庭的孩子放学后不仅是回家做作业,还应当与老人一起在社区参加体育健身活动,这不仅能增进祖孙之间的情感交流,还能培养孩子们的健康生活方式。陈佩杰强调,良好的生活方式应当从儿时开始培养,家长不能忽略爷爷奶奶的教育功能,他们在孙辈生活方式教育中的独特作用有时甚至会超过老师。
让运动成为“良药”
推动社区医疗机构运动处方化
在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王晨等七位市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一份《关于推动在社区医疗机构开展运动处方化的提案》,建议通过在社区医疗机构推广运动处方化,让体育锻炼成为一剂“良药”,运动促进健康。
大量研究表明,运动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作用显著。运动处方作为体医结合的关键,是依据个体健康信息制定的个性化健康促进及疾病防治方案。目前,运动处方已进入多国医疗保障系统,并在上海的部分区域进行了探索实践,如杨浦区的社区运动健康师项目。然而,从总体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社区医生或家庭医生尚缺乏基本的运动处方系统知识,能开具运动处方的医生数量有限。此外,运动处方的开具也缺乏规范的标准和流程。
针对上述问题,提案建议,在社区医疗机构针对慢病健康管理工作,应逐渐推广按照运动处方制定基本流程、基本要素,并建立不同慢病人群的运动处方基本模板,以便为慢病人群开具运动处方。同时,每年应在社区医疗机构开展一定数量的慢病运动干预项目,通过实践不断完善运动处方库,并将其纳入年终家庭医生健康管理绩效考核,以激励社区医生积极参与。
此外,为推动运动处方的普及和规范,应建立常态化机制,由市卫健委或市体育局牵头,定期举行以社区医生、相关健康管理机构医务人员为主的运动处方相关培训。这类培训应纳入每年社区医生、全科医生的继续再教育课程中,确保培训合格人员才能从事运动处方相关工作。同时,应不断完善制度规范建设,推动运动处方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