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2021年,资深媒体人易小荷回到故乡自贡,在家乡的陌生小镇仙市,待了整整一年。远离喧嚣的大城市和社交圈,她在这里采访近百位当地居民,与无数当地人做朋友,书写了12位女性挣扎求生的故事,完成了《盐镇》一书。
仙市古镇位于四川自贡,历史上是运盐通道上的中转站。盐味是所有味道的基础,也是一种人生的底色。这里的人们,一年365天几乎每天都在劳作中挣扎,盐味就是汗水的滋味,活着,仿佛就是生命中唯一的“意义”。小镇上的生活又充斥着一道道裂口,女人们常常在拼命止血,而男人们则在撒盐。
《盐镇》以非虚构写作的方式,带读者重新了解乡村中国,让乡村家庭的悲喜被记录。在这个如盐一般凝固在时光里的小镇,让“那些被遗忘在过去的人”被听见,被看见。
仙市是一个距离四川自贡不远的乡镇,虽然也受旅游业影响,但当地大部分居民仍然是原住民,哪怕不是世代居住于此,也是从附近迁移过来的。它处于城市的“新”与古镇的“旧”之间,这里的人们尽管淹没在抖音、快手等社交App的信息洪流中,仍无法摆脱传统乡村熟人社会的笼罩。当人们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高谈阔论女性权利的时候,这里的女人仍旧重复经历着古老时代的轮回。
仙市没有地方志,也没有成文的大事记,更无任何关乎女性的记载。这里的大部分女人默默无闻,终其一生被人忽略、被人遗忘。没有人确切地知道她们如何存在、如何生活。
书中描写了12位女性的故事。从早早辍学在小镇叱咤风云的00后幺妹,到历经四嫁开猫儿(性工作者)店的90岁老妪,《盐镇》中的女性几乎涵盖了各个年龄段。作者易小荷相信:“看一个地方的女人、老人、动物,就能打开一个切口,了解到那里真正的内核。”易小荷不吝啬于对这些弱者的书写,在这里的每一个婚姻和家庭的故事中,都能看到中国乡村的真实面貌。
“锈带”最初泛指二十世纪后期,在美国以底特律为代表的传统工业衰退的地区。易小荷早年曾在外国独自生活过一段时间,对她而言,盐镇就像是中国的“锈带”——从传统到现代嬗变阵痛的中国小镇。这样的小镇特别适合作为一个样本,用于管窥更为广阔的真实中国的样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