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林街道谨斜小区有56栋老旧建筑,建造时间从上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涵盖多种楼型和房型,从煤卫合用的老式公房、区文保建筑到老式的石库门……千余户家庭中,老龄人口700余人,出租率超过30%,楼栋建造紧凑,配套不足,公共空间十分有限。
在枫林街道推进“三旧”变“三新”的过程中(让老旧住房换新颜、老旧小区穿新衣、老旧小区居民过上新生活),谨斜居民区以党建为引领,以居委会为平台,以居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为导向,各部门紧密配合,让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党建引领,搭好“沟通桥”“连心桥”
今年三月,谨斜居民区积极组织党员、楼组长、社区志愿者骨干等,将征询表逐户上门发放,在此过程中,与居民面对面沟通,实地了解居民需求。有的居民说,小区外立面、公共区域和楼道内的堆物,让小区环境显得陈旧杂乱,希望能够借此机会让这些“堵点”能够“旧貌焕新颜”;有的居民表示小区里机动车的停车位太少了,乱停车的情况比较严重,非机动车的充电、停放也没规矩,安全隐患不少,希望在“三旧”变“三新”的过程中这些“痛点”能够得到解决;有的居民觉得小区缺少健身设施,晾晒也不是很方便,希望能够补上这些“短板”;有的居民希望结合小区里老人多的特点,在改造中能够在“细节”上考虑老年居民的需求,侧重增加一些为老设施……
一件件需求,是一分分心意,更是一位位谨斜居民对未来生活的无比憧憬。“居民诉求无小事”,居民区将这些需求全部汇总后,针对居民关切的重点问题,通过居民协商会议的形式及时予以回应、解答,在此过程中,消除居民关于小区改造的各种疑虑。同时,依托社区云、微信公众号、社区宣传栏等资源,开展政策宣传。
多方协同,解“痛点”疏“堵点”
万事开头难。对于老旧小区更新改造而言,需要先“拆”,后“立”。然而,许多居民在此居住了几十年,一些“痛点”“堵点”成为先期环境整治的“顽疾”。楼道堆物、安装铁门、违法搭建……在街道的支持下,谨斜居民区通过“居务会”平台,一方面会同城管、派出所、职能部门,机关联络员、居民区干部分片“包干”,定期召开居务会例会,各部门及时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共同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另一方面,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实时联动,提高居民问题的快速响应,优化解决问题流程。与此同时,在居委干部的服务能力上做文章,为谨斜居委干部开展了社工“全岗通”服务培训,融入谨斜小区改造现场协调及问题处置能力具体要求,全面提高谨斜居委干部的服务水平。在面向居民的工作中,谨斜居民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居民了解到小区的更新改造与自己息息相关。
小区老龄化程度高,有一些老年居民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旧的生活习惯,他们的楼道堆物时间长、面积大,甚至是“拿进去”没过几天又“堆出来”。对此,居民区没有一味地“强硬”,而是着重做其家属的思想工作——年轻人对政策的理解普遍到位,更重要的是,他们也希望通过拆违和更新改造,让父辈、祖辈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在年轻家属的共同支持下积极推进了楼道堆物清理和违章拆除工作。一家长年出租的业主,在得知“三旧”变“三新”即将开始后,也主动清退了违规群租的租客公司,主动拆除了天井的违建。
三月至今,谨斜居民区有序推进拆违工作,累计拆除楼道铁门20余扇、顶楼违建10余户,同时,拆除一家、清理一家,派专人负责每处拆违点从拆除到垃圾清理善后全过程,并通过日常志愿者巡查守护及每月“回头看”等工作安排,持续治理拆违成果确保不反弹。
“三旧”变“三新”的同时,小区加装电梯的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于是谨斜的“停车难”矛盾在工程期间格外突出。对此,谨斜居委主动跨前谋划,一方面要求物业公司及时、合理规划停车位,严控外来车辆;同时对非机动车的充电、停放重新规范管理、清晰划线。此外,积极寻求社会资源,在家乐福超市、奥乐齐超市、周边兄弟单位、就近小区等协调错峰停车资源,缓解小区因施工造成的停车难问题。
重视细节,因地制宜“定制”美好家园
如今走在谨斜小区,路面是全新的,楼面是新粉刷的,健身区的全新设施也即将安装完毕,电工正在为“飞线入地”工程紧张施工,机动车、非机动车一排排整齐地停放在指定位置……居民们都说,小区愈发清爽敞亮,如今就快要彻底改造好了,每天看着一点点“不一样”的家门口,心情都畅快了不少。
而一些细心的居民发现,在小区一些僻静的转角处,还增加了全新的固定休闲长椅,这就是小区改造更新过程中听到居民建议后增加的为老“小细节”——老年居民难得下楼,更需要在小区里坐一坐、吹吹风、晒晒太阳,和几十年的老邻居们聊聊天,而每一个长椅的定位,都经过大家的反复推敲,既不能影响交通、噪声扰民,又要通风舒适、视野开阔……
据悉,谨斜小区的“三旧”变“三新”工程即将进入收尾阶段,在细节上将继续把居民的多样化诉求纳入其中,把这件为民实事做细、做好,做到“心坎”上,实实在在地增加居民的获得感、持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记者 郭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