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江宁路桥工程持续推进 “防疫符”让复工复市两不误 卖花姑娘线上组局 开起“花草故事会” 跨国外企地区总部复工率超九成
第7版:要闻 2020-02-24

跨国外企地区总部复工率超九成

一批总投资千亿级的重点招商项目将落沪

一边参与抗击疫情,一边积极复工复产,随着春天的到来,在沪外资企业复工复产的势头一片火热。目前,上海重点外商投资企业正在有序恢复生产经营,上海市外商投资协会对697家重点外资企业监测显示,服务业制造业的外企复工率分别超过九成和接近七成,其中“世界500强”企业复工率近九成,外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复工率达93%,上海近期还将推出新一轮吸引外资的政策措施。

积极复工确保供应

在做好完善的防护措施之后,外资企业复工情况积极。

今天上午,上海申美饮料食品有限公司的工人正在车间进行作业,一瓶瓶可口可乐从流水线上生产出来,即将送往本市各大商场。记者了解到,上海申美已于2月10日正式复工,人员到岗率为85%,其在金桥和闵行的两个工厂也已全面复产,目前已恢复约40%的产能,供应上海本市及外区销售区域。

作为防疫物资生产的重点公司,霍尼韦尔在华的21家工厂已经全面复工。“我们有信心在三月份,把二月份丢失的这部分产能,在三月份追回来。”霍尼韦尔安全与生产力解决方案集团中国区工厂总经理涂赟说。

“我们在全国各地有多处工厂,目前所有工厂的复工申请都已经得到了批复并安全有序复工。”昕诺飞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王昀告诉记者,为了确保各地工厂的产能快速恢复,昕诺飞正在联络所有中国地区的供应商,评估供应链风险。“如果需要,我们会从备选供应商处采购产品和组件。同时,我们也在监测和调控仓储状态,尽可能避免供货短缺。”

“疫情发生之后,我们的部分一线员工就和一线医护人员并肩作战,为更好地诊疗病患提供技术支持。”记者从雅培公司获悉,其在中国的四家工厂目前已经全部正常运营,并在厂区实行严格的卫生和安全措施,确保员工的健康。

此外,总部位于上海的阿斯利康中国除湖北地区以外已经基本全面复工,其中无锡生产基地从2月3日起正式复工,在2月10日之后,综合产能恢复至85%以上,确保向患者持续供应心血管、呼吸、肿瘤和消化领域的药品。

政企联动缓解困难

企业的复工复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特殊时期,上下游供应链的打通,省级之间的物流支持,乃至于防疫用品的有效供给,企业员工的住宿就餐,都是企业能否复工复产的关键所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相关政府部门和外资企业之间正积极联动,全面协调。

总部位于虹桥商务区的德国永恒力叉车,其青浦工厂已经复工,中国区总经理白大平说,复工第一天我们就想加班加点生产,但苦于省际之间物流不通畅,部分零部件等无法运到工厂。在虹桥商务区和青浦区政府的帮助下,我们顺利拿到了长三角货车通行证,打通了供应链路。

“外省籍员工不能按时返回、原材料供应商跨省运输受限,是我们在复工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上海申美饮料食品有限公司相关人士表示,浦东商务委和金桥开发区管委会企业促进处了解到这一情况,已经协助企业办理民生保供企业证明,解决了产品和原材料长途运输受限问题。“两家工厂所在的开发区管委会都指定了专人对接申美工厂的复工,金桥开发区还给我们提供了一次性口罩等防疫物资,支持复工。”

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表示,上海市政府近期出台了扶持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28条政策措施,外企对相关金融信贷支持政策反响最为热烈。与之相关联,上海市政府部门已推荐了百余家外资企业名单,正积极推动金融信贷支持政策尽快兑现,目前已落实外资企业融资需求超过123亿元人民币。

近期,针对外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需求,上海还发挥长三角一体化联动服务机制作用,在全国范围内帮助76家外资企业解决了142项复工复产、原料供应、物流运输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坚定看好中国市场

外资企业积极复工,看中的是中国市场对跨国公司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众多在华外企负责人也表示,对于中国战胜疫情充满信心,对中国经济的光明前景充满信心。

“中国政府对此次新冠疫情的反应,有组织、有条理、有效率。在新技术的支持下,政府做出了延长春节假期、高风险区域封城等颇具挑战的决策,还有无懈可击的执行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阿斯利康无锡供应基地副总裁戴珊在疫情期间并未回到法国,而是坚守岗位。他说,各个场所和社区所采取的的防控措施,让他感到在中国继续工作十分安全。

玛氏箭牌中国区总裁麦伟坚表示:“在疫情危急时刻,我们再次见证了中国的效率,无论是十几天平地筑起火神山、雷神山医院,还是迅速调配医护资源等,都展现了无可比拟的中国速度。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中国将恢复强大的创新力、活力和韧劲。”

“中国内需市场强劲增长,疫情影响只是短暂的,疫情过去之后,在中国积极扩大进口的政策背景下,中国市场将迎来新的机会。”纽仕兰董事长盛文灏也表示,政府的支持和各项强力举措让纽仕兰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一边是疫情难关,一边是企业逆行。日前,闵行区、临港新片区、虹桥商务区分别通过互联网和企业完成在线签约,“屏对屏”的见证下,一批总投资千亿级的重点招商项目将落地上海。今年2月初,数十家外企也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顺利签约,参展面积达数千平方米。

本报记者 张钰芸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