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毕业生“三支一扶”足额发放生活补贴 “吃苦”“奉献”更需政策红利关爱 毕业生“孔雀向西飞”让就业之路越走越宽
第10/11版:新视界 2020-06-18
毕业生扎堆大城市造成人才资源浪费

“吃苦”“奉献”更需政策红利关爱

都说今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上加难”,难道如今中国的大学生过剩了?复旦大学教授彭希哲认为,中国高学历人口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事实上,当下的就业难,难在结构性不平衡——基层岗位不少,却难以吸引求职者;众多毕业生扎堆大城市,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

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2020届本科毕业生邓宇啸来自新疆,他的签约单位是位于四川成都的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小伙子说,由于专业的关系,原本自己想在一线城市的国企工作,面对异常严峻的就业形势,最后,他在成都落户。“西部城市成都的生活很舒服,也有很多发展机会。”邓宇啸谈及自己的求职历程,颇为感触。

在同济大学,“扬帆成长营”“岗前训练营”等专题生涯辅导活动,给予赴西部、基层、重点领域就业的毕业生很多具体的帮助,引导他们树立“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择业观。同济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方雅静说,虽然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就业机会多元、薪酬起点较高、职业转换灵活,但是,在这些人才集聚效应明显的地区也存在着竞争过于激烈、人力资源“高消费”、个人生活成本昂贵等问题。而正在兴起的“新一线”城市和广大中西部地区,在吸引人才方面出台了大量激励政策,众多的就业岗位为广大青年施展才华、干事创业提供了广阔舞台。

去西部、赴乡村、下基层,传统的视角总是“吃苦”“奉献”“热情”。然而,热情不能维系一生。现在亟需的是要能够给予大学生下基层、赴西部更多的吸引力,为他们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让他们在普通的岗位上也能实现劳动致富的梦想。

同样,推动新型就业方式,促进在线新经济释放更多就业岗位,鼓励大学毕业生去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锻炼成长,这都需要政策红利的及时释放,以及企业和社会持续性保障措施的到位。 本报记者 王蔚 张炯强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