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7日 星期二
幸福 美术家的家 春之约 (中国画) 尝为朵云添新笔 中秋明月照诗心 徐家汇公园是如何规划的
第10版:夜光杯 2020-09-26

徐家汇公园是如何规划的

刘海生

1999年中,上海一家报纸在头版头条刊登了“建设延中绿地”的新闻。市政府决定在延安中路、成都路交汇处建设23万平方米的公共绿地。见此报道,我第一个反应是,报社出差错了,应该是2.3万平方米,把小数点搞错了。因为市中心寸土寸金,当时政府手中可用于公共设施的资金十分有限。

事实是我搞错了。市政府已做出重大决策:为了百姓,为了长远,结合旧改下决心在市中心建设几块大型公共绿地。而徐家汇公园,就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

1998年下半年,时任分管市领导在一次会议结束后对我说:“大中华橡胶厂区位重要,此厂对周边环境也有影响。你们在做规划时,要考虑此厂的搬迁,不能全部搞房地产,起码要挖一万平方米搞公共绿化。”在此之前,大中华橡胶厂东侧的中国唱片厂,因产业转型,早就想出让其土地,也与大中华橡胶厂设计了规划方案草图。1999年初,在一次市规划会议上,分管市领导讲话时直接点我名:“海生,你回去对你们区长说,把大中华橡胶厂全部拿下来搞公共绿地。”

此事令人兴奋。当时,中国唱片厂已有“态度”,大中华怎么做,他们也怎么做。对一个规划工作者而言,这里搞绿化不仅对生态有利,对城市布局也是最理想的方案。因为大型商业区与高档住宅区,用绿化分隔是最佳的。

事关重大,投资也很巨大,所以会议一结束,我就直奔区政府向区长汇报。区长很重视,随即打电话给分管市领导,电话中,市领导告诉区长:此事首先要做好规划并与“大中华厂”等洽谈好,资金问题由市、区共同承担。

后来,我从市规划局领导那里得知,市政府做了重大决定,在中心城区新拓几块大型公共绿地。除了媒体已发布的延中绿地,还包括徐汇的徐家汇绿地、杨浦的黄兴绿地、闸北的大宁绿地……

按区长要求,由我们区规划土地局牵头负责规划编制工作,1999年下半年启动。这项工作,明确向社会公开征集设计方案。在起草征集方案的“标书”时,我们先确定了几条原则或指导意见。

首先是定位,这是一个开放式公共绿地,所以“标书”明确“以绿为主、以种大树为主”,避免了当时比较时兴的大草坪。

其次,考虑到“交通功能”,这里是开放式公共绿地,又地处徐家汇城市副中心,人流一定不会少。所以在“标书”和征集方案“交底”时,强调不应像传统公园以休憩为主,不提倡“曲径通幽”,而是强调了行走功能。之所以如此,是为了避免以后行人为走捷径而踩踏绿化。在“交底”时,明确了两条行走线:一是徐家汇广场、肇嘉浜路、天平路往衡山宾馆方向;二是天平路、衡山路口往肇嘉浜路、宛平路转角。

我们还提出了文物保护的要求。中国唱片厂的“小红楼”是近代优秀历史建筑,其前身是建于1921年的英商百代唱片公司,此楼保留下来毫无悬念。但建于1926年的大中华橡胶厂,在工业史上影响也很大,老上海人都知道此厂。对有“故事”的厂,一定要留下些什么。

留下什么呢?我与该厂的领导交谈过,也曾想搞一个雕塑,一直没有理想方案。我们把难题出给了设计师。

考虑到树种的选择,我们在“标书”中注明,如果是国(境)外设计公司中标,一定要选择上海园林设计院为顾问单位。树种的选择,不仅是美观问题,也要考虑价格因素,特别是“水土不服”等问题,绝对不能搞华而不实的树种。

在整个设计方案进行中,我们有两项创新——

一项是人行道改里侧。传统的道路是,中间是车行道,两侧是人行道。我思考是否可以改变“惯例”,把绿化带建在沿路,里侧建人行道。之所以有此想法,主要考虑到,若能如此做,行车既安全又美观。行人在绿化中走既舒畅,也有安全感。

但要把此想法变为可能,有一个很大的难点,就是在人行道下有许多市政管线。尽管我时任徐汇区规划土地局长,经常与市政配套部门有工作交往,但我清楚要他们完全同意,会有一些麻烦。突然,我有了一个灵感:可以请区公务所出面协调此事。因为在小马路和人行道“开挖”的审批权在区公务所。

好事一定会得到好人的支持,在公务所长主持的会上,我讲了我们的想法,与会的各部门一致支持。之后我又向市规划局汇报,得到的是“全力以赴”的答复。

我们做的第二项“创新”是,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这么做主要是基于两点:一是为了减少事后批评,我们把听意见前置。二是公共绿地的主人是上海市民,“公仆”在为市民做事前,应当征求一下使用者的意见,这样考虑问题可周全些。

尽管我们决定这样做了,但我还是有点担心,万一专家意见与市民意见不一致怎么办?

2000年4月,我们完成了方案征集工作。此次征集共有11个方案,经专家评审,有三个方案认可程度较高。其中得票最高的是加拿大设计公司的方案,另两个是上海园林设计院和日本公司的方案。2000年5月28日星期天,从上午9:30到下午4:00,我们在港汇广场把徐家汇绿地的11个方案一字排开,为了让市民读懂图纸,我们还安排了工作人员解读。投票箱放在醒目的位置,市民们十分踊跃也非常仔细地审阅每一张图纸。

最终的投票结果,使我悬着的心放下了。因为市民的投票结果与专家的评审意见完全一致。最终的加拿大公司方案不但符合“标书”的要求,其天桥的构思也非常有创意,实用又美观。在设计深化中,我们与加拿大公司和上海园林设计院又多次进行研究,包括三期方案细化、大中华厂烟囱的保留及从长远考虑建地下车库等。

在征集方案的同时,徐汇区政府又公开征集此绿地的地名,最终定为“徐家汇公园”。2000年11月29日上午,分管市领导亲临现场并在徐家汇商城公司会议室召开专题会,最终审定了徐家汇公园整体方案(含三期)。

2001年1月,徐家汇公园工程正式拉开了建设的帷幕。20年过去了,每次路过徐家汇公园,看到老老少少在此休憩或锻炼,看到来去匆匆的行人,心里总是很自豪。我很幸运,遇到了好年代,也很幸运有一个能为社会做些有益事的好“平台”。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