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发光纤维、上海交大依替米星和庆大霉素联产的绿色高效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同济大学手机自助式水质检测仪、东华大学高品质纺熔非织造过滤材料及长效驻极技术……对标高新技术发展趋势、站在上海重点科技和重点产业的前沿,日前举行的第八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高校展区,来自长三角的24所高校展出了158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科研成果。上交会高校展区由上海市教委主办、市教委科技发展中心承办。
复旦大学展出的全无线侵入式64通道脑机接口芯片模组,在单芯片上成功集成了64个神经元采集通道,并同时集成了支持50Mbp数据率的无线数据发射模块、无线能量采集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和8个10位数模转换器模块。专家介绍,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其性能指标相当,但功耗降低了10倍,并首次支持无线供电功能,成本仅为同类产品的一半。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上海海洋大学的食品品质及其毒害因子识别技术设备展台前,用户方和参观者都颇感兴趣。针对谷物类食品品质及增白剂、膨松剂、防腐剂等外源性添加物,这款设备可以利用自主创新的多分子光谱宏观指纹分析技术,快速检测出食品中掺杂的毒害因子。
由水质辅助检测仪、显色瓶、试剂盒、加液枪、样品处理工具等组成的手机自助式水质检测仪,是同济大学新开发的“网红产品”。研发人员说,配合安卓手机,可在野外对各类水质的全部项目进行快速检测,仪器体积小、功能全、精度高,还具有卫星定位功能,可实现远程数据共享。
“我们这款产品目前只开发了样品,但已申请了专利。”上海交大医学院展出的是智能化药用眼部雾化器,专家介绍,该项目采用新型的振动网式筛孔技术,配合适配性的眼罩,开发出了眼部精准给药系统,可使药物雾化颗粒达到精准定量给药,既提高药物利用率,减少不良反应,还能避免交叉感染。 本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