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天性和梦想 一人千面于和伟 戏里 写尽人间正道 戏外 勇于匡扶正义
第11版:文体新闻 2021-04-28

戏里 写尽人间正道 戏外 勇于匡扶正义

《跨过鸭绿江》《巡回检察组》编剧余飞专访

扫码看余飞 聊编剧心得

“我写《巡回检察组》时,喜欢一个人带着录音笔,在小区里边散步边口述创作,回家再转成文字。不过,大晚上的看到一个人在那自言自语,确实也挺吓人的,小区里好多遛狗的看到都绕着我走,哈哈!”日前,热播剧《跨过鸭绿江》《巡回检察组》的编剧余飞(见右图)在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说。虽然他说自己胆子也不大,但还是挺身而出,公开抵制郭敬明、于正等抄袭者。戏里,他写着人间正道,戏外,他匡扶正义。

创作 孤单的夜路

今年,一部《巡回检察组》让观众津津乐道。余飞说一开始写得很顺,前37集几乎是一口气写完的,不过最后10集却“难产”,“涉及案件那么多,要给每个人物都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太难了!”

余飞说,“我记得写有一场戏的时候,我走到了一块墓地旁,门口几乎没有什么人,我就一个人在那边拿着录音笔创作,动情的时候大喊大叫,也会嚎啕大哭……”结果,这场戏后来交上去,还是给“枪毙”了。就这样,写了改,改了写,最后10集,他写过6次,推翻了6次,“每一次都是写完至少5集之后再推翻。”

而在写《跨过鸭绿江》时,余飞的压力更大,留给他创作的时间只有三个月,“后来疫情让工作暂停,才给了我们一定的缓冲修改的空间。”尽管这样,难度依然可想而知。“一个编剧总是从无到有,从一张白纸开始,给观众描绘一个世界,营造一个故事,背后要付出的努力,旁人很难想象。”余飞承认,自己艰难的时候,“也想批准自己烂一次尾”。当然,他没有。

正义 为同行维权

身在一线创作,余飞懂得编剧的难,面对抄袭,他自然嫉恶如仇。去年底,就在他把小说《人民的正义》改编成《巡回检察组》之际,他还干了件轰轰烈烈的事,他发了条长微博,主要内容就是111位编剧、导演、制片人、作家联合签名,呼吁抄袭剽窃者不应称为榜样。甚至他公开点出两个抄袭剽窃者的名字,一个是于正,另一个是郭敬明。

“这些年我一直在替同行们做维权的事,因为我还是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余飞说,“我经常陪着同行上法庭,也知道维权很难。维权要通过法律,走法院,非常耗时间和精力成本。”

余飞就维权向有关部门写过建议信,“后来也被采纳了,相关的法律条款也做了调整,事在人为。”余飞说,“为正义说话是管用的,毕竟大部分的人是讲道理的。” 本报记者 吴翔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