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3日 星期六
扫地 小鸟与竹子(剪纸) 童诗三首 “捯饬”家具也是锻炼 石库门与徽派民居 雅尔塔的契诃夫 19号楼的故事
第8版:夜光杯 2022-04-25

石库门与徽派民居

王凯红

每次返回安徽家乡,最看不够的便是家乡的民居。我常想,是何种智慧和力量,将家乡的民居拗出这般造型:山峦环抱,池塘周边幢幢白墙黛瓦。马头墙下,一条条大青石铺垫的巷道,蜿蜒而伸……

有人认为,石库门最早是受到上海绞圈房的影响,也有人认为石库门是融汇了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民居特点的新型民居,甚至有认为石库门还留有我国北方四合院的理念。比较集中的看法是:上海石库门长期受到了我国民族建筑风格,尤其是南方民居的深刻影响。

在我看来,石库门是上海近代城市民居中极具代表性的品牌。无论从石库门形成的雏形,还是之后经过漫长的改建而逐步成熟来看,它的基本元素还是比较清晰的:门楣以石头做门框,用实心厚木做乌漆门扇;入室是传统的天井、客堂、厢房,房型是江南常见的二层三合或四合院。这些基本元素与徽派民居极其相似。

地域空间上,与同属于南方的上海石库门相比,徽派民居在我国的江浙皖赣等省多有见到。时间上,徽派民居历史悠久。从现有资料看,石库门最早形成于19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时期。徽派民居先于上海石库门那是肯定的。

徽派民居有个显著特点,就是风火墙上有小屋檐,徽州人称作“短檐”。相传宋太祖路经徽州突遭雨淋,躲于村民屋檐下,因屋檐短小,太祖被淋得湿透。村民发现,当朝皇帝竟遭此罪,急忙下跪请求宽恕。太祖并无怪罪,望着屋檐好生奇怪:屋檐这般短小是何原因?村民回答,是徽州代代祖传沿袭所致。太祖听后,抹须微微一笑,虽祖传规定不可更改,亦可在屋檐下再造一个,双檐既美观又利行人避雨,岂不两全其美?村民连称尊旨,当即请来能工巧匠,在自家房屋上再建一道屋檐。至此,百家效仿,如今徽州家家民居都是双层屋檐了。

在徽商鼎盛的明清时期,徽商的足迹已经涉及到了上海等长三角地区,然而徽商并没有在大城市里购置房产,相反将赚到的钱都用于自己家乡的购地建房上。徽派民居除了多数是单独建造外,还需要当地的特制砖瓦木料、徽派的雕刻技艺和施工人员,民居周围还必须建有水塘、沟渠,这些都阻碍着徽派民居在大城市中的建设。但也因此,徽派民居在自己的家乡大量存在,与周边山水相谐。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