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几辆货车满载着从田头刚采摘的新鲜蔬果,奔赴本市各点位,将它们送到市民的餐桌上。“我们作为首批上海生活物资保供的农业专业合作社之一,承担着打通市民物资保障‘最初和最后一公里’的重任,一定要争分夺秒、全力以赴。”位于浦东新区新场镇的桃咏桃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何明芳告诉记者。
“疫情发生后,一边是农户愁着蔬菜水果卖不出去就要烂在地里,一边是老百姓物资紧张、物流不畅。”桃咏合作社作为桃咏瓜果产业联合体的牵头单位,向平台内所有成员倡议搭建品类共享平台,也积极向全镇域的种植户收购当地地产农产品,尽可能保障每一单送出的菜品能够真正满足不同日常需求。“除绿叶菜以外,要选配土豆、红薯、西红柿等耐放品,还配上大米、鸡蛋、半成品等。有居民家里油盐酱醋等调味品告急,我们把居民需求记录下来尽力满足,哪怕只是用保鲜袋一角包上一点盐,放在物资箱角落里也好。”
记者了解到,桃咏桃业合作社位于防范区,在保供的同时依然不放松防疫这根“弦”,成立了“抗疫保供专职小组”,明确职责分工,比如:对外联络、人员协调、后勤保障、48小时核酸检测安排、抗原自测安排等均有专人负责,社内人员均严格执行“两点一线”作息方式,核心人员均就地吃住,现场区域保证通风,定期消杀。
一个多月以来,桃咏桃业合作社平均每天为全市市民配送新鲜瓜果蔬菜1000余单,总量500余吨,帮助周边农户销售农产品200余吨。“社员们餐前饭后的闲暇之余开玩笑说,今年的夏季农忙提前到来了,而且更为劳累和忙碌。但当手机里响起感谢的信息,以及朋友圈频繁刷到的货车、纸箱、送货、产品等照片时,大家内心都是满足的。”何明芳说。
本报记者 宋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