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5日 星期六
进博会新西兰与瓦努阿图展品抵沪 《老外讲故事·海外员工看中国》百集融媒体产品(30) 对中国的发展长期乐观 让化学和生命间有了链接 “洋高参”献策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第2版:要闻 2022-10-06
第34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明天召开

“洋高参”献策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聚世界智慧,促上海发展。第34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以下简称市咨会)即将在明天召开。今年会议的主题是“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洋高参”们将积极建言献策,分享真知灼见。

能源转型背景下,跨国企业如何看待中国市场?如何推动绿色升级?会前,记者走访了罗氏制药和蒂森克虏伯两家市咨会成员单位。

罗氏制药

追加投资近2.5亿元

全球领先的生物技术企业罗氏制药已连续20多年参会,罗氏集团首席执行官施万博士也已连续13年参会。今年,罗氏还将作为副主席单位,与各成员单位一起为上海发展低碳经济建言献策。

在罗氏制药中国总裁边欣看来,中国一直是罗氏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第一家入驻浦东张江的外资企业,罗氏见证了张江从一片农田发展到中国“药谷”。罗氏总部高层高度关注和重视中国市场,持续加码中国。今年,罗氏集团追加投资近2.5亿元人民币,作为营运资本,进一步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边欣说:“这正体现了罗氏对中国的信心。”罗氏上海创新中心也已正式升级为罗氏中国创新中心,拥有新药研究与早期开发的独立决策权,持续不断地为中国和全球患者开发优异创新的药品。截至2022年6月底,基于创新中心产生的发明专利超过290件,其中一半以上已经在中国、美国、欧盟以及日本获得专利授权。此外,创新中心与全球研发相关部门合作,已经成功将9款药物分子推进到临床实验阶段。

过去5年,罗氏园区在节能环保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能源消耗总量下降30%,危险废物和一般工业固废实现零填埋、对环境水体的影响降低了93%,水资源消耗总量下降44%等。边欣说,“罗氏将继续扎根上海,立足中国,服务中国,我们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蒂森克虏伯

生产数据云端保存15年

蒂森克虏伯是一家有着两百多年历史的大型跨国工业技术集团,得益于中国庞大的汽车市场,汽车业务是集团在华重要业务之一。

走进蒂森克虏伯普利斯坦汽车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宽敞的数字化生产车间内,训练有素的工业机器人正有条不紊地挥臂作业。两年前,蒂森克虏伯全球首条也是唯一一条快速旋转柔性生产线正式在上海投产。这条斥资数千万元打造的生产线不仅能提升生产效率、加工精度,还能将数据自动上传云端保存15年,实现准确无误的数据管理。车间生产经理朱一凡说:“公司看到了中国汽车市场巨大的成长性,所以决定将最好的设备用在经济增长最快的地方。”

除了以高质量产品支持交通领域的减排,蒂森克虏伯也通过绿色创新技术推动工业脱碳的进程,为实现双碳目标做出贡献。蒂森克虏伯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高岩博士认为,绿氢将在未来的能源转型和碳中和方面扮演关键角色。今年,蒂森克虏伯将在进博会上向全球展示其覆盖可再生能源、绿色氢能、钢铁、化工、水泥、交通等领域的绿色创新技术及应用案例,例如先进的碱水电解制氢技术以及转向系统、减振系统等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高岩表示,蒂森克虏伯致力于以创新技术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期待借助市咨会这一交流平台,更好地了解上海的发展方向,为城市发展出谋划策、贡献智慧,助力上海早日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本报记者 陆佳慧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