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据央视消息:中央气象台卫星监测显示,本周,冷空气依然活跃。华北、东北一带的气温将波动下滑,部分地区的最低气温将下降到零摄氏度左右。而随着气温下降,一些地方已经启动供暖,确保民众温暖过冬。
受强冷空气影响,从10月30日开始,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北部出现强降雪,其中,根河市最大积雪深度超过了17厘米。据了解,未来几天,冷空气还将持续影响内蒙古东部地区,大兴安岭林区的最低气温将跌破-20℃。
降温持续,暖气开启。从11月1日开始,辽宁省进入2022年供暖季。据了解,辽宁省总供热面积15.6亿平方米,应储煤1712万吨,已储煤1288.7万吨,储煤率达到75.3%,较去年同期增长13.9%。
11月1日,天津市正式启动冬季供暖。按照《天津市供热用热条例》规定,天津供热期为当年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今年提前14天启动供热。这也是自2016-2017年采暖期以来,天津市连续第7年提前启动集中供热。同日,宁夏银川市正式进入全市集中供暖期,全市1.7亿平方米的供热面积逐次升温。为应对寒潮天气,河北承德北部的丰宁、滦平等县区也从10月31日开始提前供暖。
据新华社深圳11月1日电(记者 王丰)位于中国东北部的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核能供暖示范项目1日正式投运供热,项目覆盖大连瓦房店市红沿河镇,惠及当地近两万居民。
据总部位于深圳的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方面介绍,红沿河核电站核能供暖示范项目是东北地区首个核能供暖项目。据测算,项目投运后每年将减少标煤消耗5726吨,减排二氧化碳1.41万吨、烟尘209余吨、二氧化硫60余吨、氮氧化物85余吨、灰渣2621吨,将有效改善供暖区域大气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