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5日 星期六
“智慧快餐”签售 在地铁站遇见达利 那个让民族声乐群星闪耀的人走了 讲医术 更讲人心
第11版:文体新闻 2022-11-16

讲医术 更讲人心

不让观众“硬”哭的热播剧《谢谢你医生》找到现实的投射

◆吴翔

这些天,《谢谢你医生》正在央视8套热播。凭什么,它能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近年来,随着观众审美水平的提升,大家对医疗题材电视剧中相关细节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部《谢谢你医生》既讲医术,更讲人心,以情感关怀的视角,传播正能量。

这部由杨幂、白宇主演的《谢谢你医生》讲述了以肖砚和白术为代表的医护工作者们,以患者需求为先,在拯救一个个急重症病人的同时,也给予他们最大的尊重和理解,并帮助患者和家属重建生命希望的故事。过去,妇产科、儿科、急诊科等科室在剧作创作中最为常见,《谢谢你医生》在急诊科室中向下深挖,寻找到了EICU(急诊重症监护室)这一故事的切入点。急诊如战场、生死立判,日常可能涉及的病例种类广、处置状况急切,这种天然属性适合电视剧改编与创作。在前10集中,《谢谢你医生》就有超过20个病例,涉及类型多样,大小病例单元穿插,整体剧情叙事张弛有度、推进有序。

《谢谢你医生》剧组不仅在真实医院的未投入使用区域进行实地取景,还原医院的真实氛围,更在剧集摄、制的全期都邀请专业医生和资深专家全程跟组。剧中不论是急诊处置流程和氛围感的高度还原,还是大量专业术语的运用,都让剧情内容有更强可信度。

《谢谢你医生》不仅展示医生高超医术,更带观众走进他们内心。肖砚外表看似高冷,但剧集也向观众讲述了她看似很“硬”的性格表层下,是一颗一心为患者的仁者之心,剧中并非只强调医生单枪匹马的个人英雄主义,而是让人看到他们在工作中携手救人,在生活中彼此照应。护士长姜杉的丈夫蒋先云因意外生活不便,同事陆平安发现后主动帮忙寻找合适的护工。创作者绘制出专业、温暖、有人情味的医护工作者群像。

过去一提起医疗剧,“催泪”是难以避免的关键词。《谢谢你医生》没有让观众“硬”哭,而是通过剧中的多个案例让观众对于亲情、友情、爱情产生共鸣,让观众在剧中找到现实生活中的投射。

第一集中,语言学家陈传书和老伴相依相守,当陈传书不幸遭遇意外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抢救,老伴在门外微微颤动的眼神和双手都一瞬间击中了观众的内心,两人曾在医院相互许下“活到一百岁、上不封顶”的诺言,这对夫妻之间的关爱,让观众联想到自己和家人;高三学生方南的意外去世和母亲的悲恸自责引发了对于望子成龙式教育下的母子关系的深思;孕妇王晴明知道危险仍执意要生下孩子,但她说出原因的一刹那,让观众瞬间“破防”……

此外,《谢谢你医生》还尝试借用文艺作品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度,呼吁观众对各类真实存在的社会问题、议题保持关注。比如,近年来,阿尔茨海默症发病率日益上涨,《谢谢你医生》借用程国栋的病例,呼吁全社会既要给予饱受这种“磨人”病痛的老年人以最大的关爱,也要充分关注到患者家属的心理情绪状态。陈传书单元中,《谢谢你医生》将陈传书的身份设计为研究商周语言文字的专家,也是希望能够唤起大众对于和商周语言文字类似的珍贵历史文化内容的关注。

在国家卫健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的指导下,《谢谢你医生》以“暖”为创作内核,坚持以医疗情感关怀的视角传播医疗关系中的正能量,这对于当代医疗环境的塑造,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