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2日证实,中国外交部副部长谢锋11日至12日在河北廊坊同来访的美国国务院东亚事务助理国务卿康达、白宫国安会中国事务高级主任罗森伯格举行会谈。双方围绕落实中美元首巴厘岛会晤共识、推进中美关系指导原则磋商、妥善处理双边关系中的台湾等重要敏感问题、加强各层级交往和开展相关领域合作进行深入沟通,并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广泛交换意见。双方一致认为会谈是坦诚、深入、建设性的,同意继续保持沟通。
尽管美国强调此次行程的主要任务是“管控两国之间竞争,探索潜在合作领域”,但仍在一些领域渲染“中国威胁”,并试图拉拢盟友遏制中国。对此,美国有识之士呼吁华盛顿决策层反思,认为美国应专注提升自我,而非打压对手。
“探索潜在合作领域”
继中美元首巴厘岛会晤后,美国派出了首个高级别访华代表团。
美国国务院10日宣布,这一由康达和罗森伯格领衔的代表团,将跟进中美元首会晤成果,并为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明年初到访中国做准备,出访官员将“继续以负责任的方式管控两国之间的竞争,并探索潜在的合作领域”。结束访华后,代表团还将前往韩国和日本,就一系列区域和双边问题进行磋商。
媒体注意到,代表团领头人康达和罗森伯格都来自拜登政府的“中国团队”,不仅有丰富的外交经验,而且正在或曾经担任过与亚洲或中国相关的职位。
中美元首面对面会晤是11月在巴厘岛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峰会的重头戏,舆论普遍认为,此次会晤释放出积极信号,有利于管控和改善两国关系。拜登政府此次派出高级别代表团访华,在一些媒体看来,正是为了“修复有磨损的两国关系”。
不忘渲染“中国威胁”
然而,在释放接触信号的同时,美国依旧玩起“说一套做一套”的把戏。日本共同社报道,美国代表团访问日韩期间,将与两国协调对华政策,强化同盟关系。
事实上,在拉拢盟友对抗中国方面,美国似乎从未疲倦。
共同社10日爆料,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近日与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西村康稔通话期间,就半导体对华出口管制问题直接要求日本与美国保持统一步调。共同社指出,美国提出要求是因为“抱有一种危机感”,如果不能限制日本对华出口拥有高技术水平的半导体制造设备等,美国的管制措施就存在漏洞。
除了在半导体领域拉拢盟友打压中国外,美国还将与中国竞争的触角伸向非洲。
第二届美非峰会13日至15日将在华盛顿举行,49个非洲国家领导人以及非盟委员会将出席此次峰会。有分析认为,尽管此次峰会是围绕美非关系展开,但中国仍将是绕不开的话题。
有识之士呼吁反思
对于政府时刻不忘对抗中国的做法,美国国内也出现理性的声音。
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警告:“如果我们总是把注意力从提升自我转向打压中国,将作出一个非常危险且不幸的选择。”美国经济学家萨克斯则直指美国持有“非常傲慢的立场”,认为美国应该祝福中国繁荣昌盛,祝福中国人能过上好日子。
对于这些反思,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合则两利、斗则俱伤是中美关系发展的铁律。”
赵立坚强调,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惠互利,打贸易战、科技战,人为“筑墙设垒”,强推“脱钩断链”,违反市场经济原则,破坏国际贸易规则,只会损人不利己。美国应该认真倾听理性声音,放弃零和思维,停止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停止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中国愿同美国一道努力,落实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推动中美关系重返健康稳定发展轨道。本报记者 王若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