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秋日骑行 提前招呼暖邻心 说说“急难愁盼” 时间的容器 与校园歌曲同行 在松阳,遇见美好
第7版:夜光杯 2022-12-26

时间的容器

齐劼人

人的感情千姿百态,莫可名状。老祖宗分类命名的时候叫“喜怒哀乐”,评论定性的时候叫“戒定慧”“贪嗔痴”。但情感终归是非常私人化的感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什么事情,何种心情,自己最清楚。

感受放在心里倒也简单,若要和他人沟通,语言就是避不开的那座桥。

然而,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语言表达情感时,既澄明又遮蔽。澄明是因为语言常常切中要害、直指人心,遮蔽是因为语言也会挂一漏万、索然无味。

从五四运动起算,汉语的现代化转型才100年出头,经历了革命话语的洗礼和商业化语言的冲击,网络时代,语言普遍泡沫化。这个时候,需要回头看。

一个时代文明的真相隐藏在那个时代人们的语言中,隐藏在人们的表达方式中。

有汉字以来的三千多年中,汉语一直在流动、在表达不同时代的真相,诗歌就是浩荡语言大潮里自然形成的表达生命情感的核心形态,都不需要加之一。

汉语的特点是音节整齐简洁,语调丰富,特别适宜于对偶、对仗,特别容易平仄、押韵。汉语选择了诗歌,尤其是律诗,把汉语的特点发挥到极致,老祖宗的真性情全在里头得以保存、保鲜。

这些真性情的魅力,在于真切地表达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中最动人的部分。

以五言律诗为例,优美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春风催客醉,江月向人开”,壮美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沧桑如“为客黄金尽,还家白发新”“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超诣如“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冲淡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缠绵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洗练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雄浑如“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诗歌这时就是时间的容器,凝结和保鲜了真性情,并且穿越浩瀚历史烟云,向我们低语,宛如一个浅梦。她有时甚至闪耀着威严,甚至在你心里攻城拔寨,比最高的摩天大楼更高大,比最有实力的互联网科技集团还要强大。

凡是好的东西,都具有一定的侵略性,不是入了眼,就是占了心。一首首律诗,倾注了古人的汗水、感情、神思以及隐遁的渴望。她可以和周围的环境分离开来,历经岁月,依然是审美的对象。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