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益在剧中演“陈毅市长”
《破晓东方》剧照
“上海出品”重大革命题材剧《破晓东方》近日在央视开播。从波澜壮阔的党史出发,全景展现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应对的第一个历史性“大考”,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忠诚与信仰、理想与热血。
昨天,该剧编剧之一秦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要将如此宏大的历史革命题材浓缩在短短37集电视剧中,有很多背景事件需要交代,而展现人物个性细节的重头戏还在后头。之后的戏会越来越精彩。”
为民,最朴素的愿望
电视剧《破晓东方》所聚焦的是共产党人解放上海后,接管上海、建设上海的“大考”。2019年11月,龙平平、秦溱从上海市委宣传部接受任务,将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刘统创作的纪实文学作品《战上海》改编成剧本,搬上荧屏。这是秦溱首度挑战重大历史革命题材。接手之初,他也曾有过犹豫。而让他下定决心的恰恰是已故学者刘统的这部纪实文学作品。他用一日一夜几乎不眠不休读完了这本书。合上书页,他最深的感触是:“在上海解放一年间,这么繁杂的一桩桩一件件的难题,都被逐一化解。这让我看到了那个时代的一批领导人最朴素也最真诚的愿望——就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也正是这样原始又朴素的出发点给予我最初的创作热情。”
作为总编剧,两人分工有序。“龙平平老师策划,我带领编剧团队写了六稿,去年我们俩又再次闭关打磨剧本。”秦溱表示,《破晓东方》是两人再次合作,默契十足,“龙老师提纲挈领,找到故事抓手,他提升电视剧的历史观、党史观,对情节进行集中化戏剧处理,比如毛主席和周总理谈渡江战役,发表新年献词,这些情节变得更有大局观。作为陈云研究专家,龙老师还为陈云设计道具算盘。我们一起又改了四稿。剧本创作还有央视责编把关。”
《破晓东方》十易其稿。而整部作品从编剧到拍摄几乎伴随着三年疫情,可以说《破晓东方》是在艰难的疫情期间孕育孵化最终“破壳而出”的。
出战,永不变的初心
《破晓东方》从中央、华东到上海市三个层面讲述上海解放一年间,如何做到符合历史事实,又能吸引观众?秦溱表示,剧本真实与虚构的内容比例为7:3,“作为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破晓东方》事实和时间线都遵循历史,比如我们党和军队的行动有明确流程,剧中军管会查封证券所交易大楼,需要先向中央申请,经批准后执行,但银元投机炒作者的反应,我们做了戏剧化处理。每个历史事件中,我们尽可能找到吸引观众、有代入感的素材。”
“我们力争做到大事件好看,有人物、有故事起伏。渡江战役、丹阳整训、查封证券所交易大楼、五大区会议乃至荣毅仁的心路历程,以前影视剧也有涉猎,《破晓东方》把上海解放的台前幕后、来龙去脉、各阶层心态及行动从头讲到尾,这种叙述体系、规模都是第一次。”秦溱说,《破晓东方》所要展现的正是中国共产党如何用一年多的时间让上海“旧貌换新颜”,又是怎样以实际成果向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能”以及“共产党为什么能”。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