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老外讲故事·另眼观盛会》百集融媒体产品② “巨型盒子”亮了 “金凤凰”的财富密码 既保留野趣又新添设施
第2版:要闻 2023-01-02

既保留野趣又新添设施

“环上公园”新年伊始陆续迎客,丰翔智秀公园昨开园

丰翔智秀公园里的互动装置能让人玩上好一阵 本报记者 周馨 摄

2023年第一天,上海环城生态公园带又“上新”。昨天,宝山丰翔智秀公园迎来首批游客,这也是“环上”7座示范性公园中首批开门迎客的公园。除此之外,浦东的沔青公园、金海湿地公园也已陆续开园。

同时,普陀区春光公园一期、李家浜公园、嘉定区绥德公园正开展竣工验收,闵行区梅陇生态公园主体部分已完成建设。除李家浜公园受外围市政道路施工影响外,其余6座公园均有望今年初与市民见面。

废料循环利用

升级桥下空间

杉林褪下红装,鸟鸣清晰可辨,昨天,焕然一新的丰翔智秀公园揭开了神秘面纱。市民虞先生夫妇家住附近,以前经常来这里的林带骑车散步,公园开始建造后便一直关注着建设进展。“以前很有野趣,如今经过了整体规划,在保留野趣的同时,也多了些设施设备,方便市民举家出游。”虞先生说。

漫步园内,用场地回收材料和树皮、秸秆等自然废弃物做成的“昆虫之家”实现了公园废料的循环利用,林下摇椅增添了自然郊野感,拓展营地则为今后的团建活动预留了场所。丰翔路桥下,原本的灰色空间被打造为“丰翔童空间”,加入运动、休憩、亲子等功能。智慧互动游艺区内,在玻璃板上跳跃就能吹出泡泡,骑上单车就能喷出喷泉,大人也玩得不亦乐乎。

尊重生态基底

不搞大拆大建

记者发现,园内不少树木上都用白色圆圈做了标记,宝山区绿化建设和管理中心副主任高华表示,这些都是不可移动树木。公园前身为外环防护林带,乔木覆盖率达83%,本土树种比例也较高。因此此番改造尊重生态基底,不搞大拆大建,以最小化干预营造多样性自然生境。

劣生、干枯、移除的树种被回收利用,改造成自然郊野趣味的木桩园路。林间小路及栈道铺设“遇树就改路,路给树让步”,植物可透过路面铺设的钢格网格向上生长。公园南侧有一处秦家店烽墩遗址,是记录上海古代海防线历史文化的重要痕迹。改造后,入口空间增设了叙述故事的景石,并增设了条石坐凳。

听取市民建议

服务周边企业

公园位于宝山高新园区,东至新槎浦、南至西走马塘、西至工业路、北至锦秋路,总面积32.12公顷。2022年7月,公园开工建设,克服疫情、天气、工期紧等困难,历时半年完成升级改造。建设中,集聚了市民很多“金点子”,根据游客需求增加了桥下空间、帐篷营地、昆虫之家、智慧园林等共享活动空间。

此外,公园地处宝山高新园区,是高新园区的“绿肺”,如今园内绿道环通,沿途增加水杉、乌桕等,让中午来此散步的员工更惬意。园内设置的绿道驿站“绿环驿”在提供休憩、补给功能的同时,也兼具科创展示功能。

本报记者 金旻矣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