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老外讲故事·另眼观盛会》百集融媒体产品② “巨型盒子”亮了 “金凤凰”的财富密码 既保留野趣又新添设施
第2版:要闻 2023-01-02

“巨型盒子”亮了

徐家汇书院昨开启

书院旨在打造“二十四小时图书馆”本报记者 王凯 摄

备受关注的徐家汇书院暨徐汇区图书馆新馆昨天全新开启。漕溪北路158号,书院建筑上醒目的“徐家汇书院”五个大字来自于中西文化交流第一人徐光启的手迹;书院英文名字“ZIKAWEI”则出自上海方言加威妥玛式拼音法……诸多细节无不透露着徐家汇作为海派文化发源地的历史感。

昨天,与市民读者阔别三年有余的徐汇区图书馆在建馆66周年的“花甲”之年以“沐光而生·向光而行”之心焕新亮相,成为人人可享的“市民第二书房”。作为徐图发展见证人,“001号”徐图“人瑞”——93岁高寿的贾惠铭老人发来了祝贺。元旦期间,徐家汇书院为市民送上新年开启日书香体验全攻略,五重惊喜带大家深入了解徐家汇书院。其中,定点参观“书院八景”、抽取书院新年好礼、“东西公园”文创商店“扭点好东西”等活动深受欢迎。

一百五十余年前,如今徐家汇书院所在的地理位置正是中国第一家博物院“徐家汇博物院”的所在地。这份隽永的文脉传承三个世纪,注入徐家汇书院。书院总面积18650平方米,地下两层,地上三层,设近800个阅览座席,是一座具有开放、创新、融合性的集文献阅读、展览讲座、艺术鉴赏、文创集市、旅游导览等服务为一体的全媒体时代复合型图书馆。书院由西岸美术馆设计师、英国著名建筑大师大卫·奇普菲尔德担纲设计,内部则由知名建筑设计师俞挺团队操刀完成。

徐家汇书院在各个区域的设置上都营造出“人书一体”的阅读氛围。一楼少儿区设低幼区、幼儿区、小学区、中学区,延续徐汇区图书馆对少儿阅读20余年的倾注;二楼服务区集外借和阅览为一体,藏书涵盖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规定的所有22个大类;三楼特色文献区里可见“镇馆之宝”《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等大型成套丛书和各类方志构成的特色文献区。晚清至民国时期上海著名的报刊、杂志全套影印本也可在此查询到。此外,书院划分出阳光阅读区、光盒空间、24小时阅读区等区域,为市民提供多面、细致、乐在其中的阅读空间。本报记者 徐翌晟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