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兔肖印 岁朝清供(中国画) 薯包米果 长寿花开 并不清冷的蜡梅 读《世说新语》的联想 春节漫话“中国平衡膳食模式”
第7版:夜光杯 2023-01-23

读《世说新语》的联想

江曾培

编于南朝的《世说新语》,写的多为魏晋名士的言行故事,每篇少则几十个字,多则二三百字,这一笔记小说的形态,实则就是现在所称的微型小说,篇幅虽然微小,但内含丰饶,既纸短情长,又言外有意。

试举《华王优劣》一则: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以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谁优谁劣?在乘船避贼过程中,先有一人要搭乘,王首肯,华不同意,后贼至,王“欲舍所携人”,华则不赞同。看来半斤八两,难分轩轾。实则境遇不同,优劣大异。当贼未至,船多乘一人,无损自身利益,王同意搭乘,还可表现他关爱他人之心,而当贼至,影响到自身安全,就“欲舍所携人”而自保了。华先反对他人搭乘,正是担心“贼追至”,有先见之明,而既已容许搭乘,就不该“急相弃”了。华展现的是不计较自身利益的无私的仁爱,与王表现的“仁爱”有云泥之别。百字左右的作品在跌宕起伏的情节中,寄寓着耐咀嚼的意蕴,堪称精品。

再以大家熟悉的“管宁割席”来说,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之去。二人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而歆废书出看。宁遂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为什么呢?因为管宁从中看出华歆思想境界低下,不能正确对待金钱与权势。华歆对地上的金子是“捉而掷之”,“捉”这一动作,不自觉地暴露了他内心对金钱的贪婪,而丢开书本去看乘坐豪车过门的高官,则泄露了他内心对权势的膜拜。“道不同不相为谋”,管宁遂与华歆断交。这一“百字小说”,要言不烦,用两个小动作生动地刻画了华歆的隐秘心理,具有“以一目尽传精神”的效果。

“东床袒腹”的故事,也出自《世说新语》。此文笔法简练空灵,字数虽不满百,却有曲折的情节和鲜活的人物,尽现了微短小说的“不写之写”“不全之全”的艺术手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随着作品要求精练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国的微型小说(小小说)得以迅速成长,从原来的短篇小说中分化出来,形成为一种独立文体,小说由原来的长篇、中篇、短篇的“三足鼎立”,变为长、中、短、微“四大家族”。微型小说的健康发展,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与优点,篇幅上要“小”,内含上要“大”,就像《世说新语》中许多作品一样,大小结合,方能成“尖”。

时下,微型小说的篇幅拉长的现象值得注意。虽然对微型小说的界定,主要应视其内部的结构特征,但也要重视字数这一外部的形体特征。正如长、中、短篇小说的划分,除考察其文体特征外,也是以字数多少划分的。微型小说的字数,一般以千字为宜,下限不限,古今中外都有几十字的优秀作品,上限可到一千五百字,个别的最多不能超过两千字。然而,现在“百字小说”难见,千字以内作品也不多。近年的全国微型小说的年度评奖,参评作品多为一千五百字以上作品,有的还超过两千字,显得精短不足,冗长有余。

微型小说之所以会从短篇小说中“独立”,就在于它“用最小的面积集中最大的思想”,以特有的“速效审美刺激”,给读者以审美满足。微型小说的发展,要在精练上下功夫,如高尔基称赞契诃夫那样,“用一个词儿就足够创造一个形象,用一句话就足够写一篇故事。”不在内容精练上下功夫,不以小见大,只是拉长篇幅,是无助于微型小说的发展的。

微型小说在我国有着优良的传统,两千年前的《世说新语》,就为我们提供了多篇以小见大、以少胜多、纸短情长、言不尽意的微型佳作,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继承和发扬。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