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兔肖印 岁朝清供(中国画) 薯包米果 长寿花开 并不清冷的蜡梅 读《世说新语》的联想 春节漫话“中国平衡膳食模式”
第7版:夜光杯 2023-01-23

薯包米果

袁晓赫

北麦南稻,在历史的变迁中,聪慧勤劳的南方人用稻米磨成的粉研制出了各种米果。井冈山人也不例外,对米果这种小吃有着特殊的喜好,一年到头,离不开米果,清明吃清香的艾米果,番薯做的是番薯米果,食篮里总装有金黄的笼藏米果以及麻糍米果、豆粉米果,还有知名度较高的黄元米果等等,数不胜数。这里说说每年冬天的薯包米果。

薯包米果,顾名思义,首先要有薯,而且必须是脚板薯。脚板薯,春种秋收,学名毛薯。它的皮肉跟淮山差不多,富含黏液质、维生素、淀粉酶等多种营养物质,只是外形大不一样,块茎为不规则的扁块形,形状酷似大脚板,长得一大脚丫子样,连趾头都清晰可见,所以井冈山人叫它“脚板薯”。

薯包米果的主要原料是脚板薯和米粉。先把毛薯皮刮净,再用薯擦子将其擦成浆糊状,然后掺和适量米粉和盐水搅匀。若过于稠也可加点净水。稍停片刻,再将大蒜、姜丝、葱花、辣椒粉等调料加进去拌匀,这叫薯羹。下锅时,左手握拳状,让薯羹从拇指与食指间留有的孔隙中挤出,形成圆形。右手再用调羹接上,放入滚滚的油锅中,炸成黄色,即可捞出。此时一个个香气扑鼻,色、香、味俱全,令人垂涎的炸薯包便可上桌。刚出锅的薯包米果要过个五六分钟食用最佳,太热的烫嘴起泡,放凉了也不好吃了。趁热就茶吃,其味无穷。若以当地糯米酒浸拌,其中的特殊滋味,更是让人不肯停嘴。除了油炸,薯包米果还可以煮汤,适合体虚者饮食,更适合妇女坐月子补身。不过大部分人还是喜欢油炸的薯包米果。

每年春节,乡里各村“满世界”都洋溢着油炸薯包米果的香气,大人忙前忙后,小孩子欢呼雀跃,油锅里刚炸出的薯包米果滚烫滚烫,也顾不得那么多,喜滋滋咬上一口,大蒜、葱花和薯包特有的香味混合在一起,让人欲罢不能。

旅游兴农,许多老表就地办起农家乐。乡村烹饪,有一千双手,就有一千种味道,如此一来,米果这个不显眼的小吃,撑起了大市场,厨师们从炸薯包又“发明”了新花样:在薯羹里搅入芋俚、鱼片、虾米、茄子、南瓜、豆角等,而且款式多样,味道有甜咸辣口的,有些还学起市区餐厅的样,包上各种冬笋、春笋、香菇、木耳、腊味的馅子,风味独特,备受人们青睐,山里的薯包米果都插上希望的翅膀,飞向远方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