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对象供图
2022年,本市市场监管部门查办了不少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昨天,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了一批典型案例,涉及服装、食品、房产、医疗美容、电商等与民生紧密相关消费领域和线上线下等多种消费形式。其中,虚假宣传、“刷单炒信”、价格欺诈、违法盲盒、个人信息保护等违法行为“上黑榜”。
蚕丝制品能“延缓衰老”?
上海丛榕贸易有限公司主要销售SILKY MIRACLE品牌的床品、男女睡衣(睡袍)以及家饰等真丝家居用品。2020年7月起,当事人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和官网先后发布“SILKY MIRACLE品牌源自英国伦敦,以高级高端真丝制品享誉全球……”“每一缕蚕丝,均经过严格筛选……有效呵护娇嫩肌肤,延缓衰老”等宣传内容。
然而,宣传蚕丝制品具有“延缓衰老”等性能无科学依据,品牌“始于2008年”“享誉全球”也与事实不符。该行为构成虚假宣传,市市场监管局依法责令其停止,并罚款20万元。
美容机构发布虚假笔记
上海联合丽格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为一家医疗美容机构,为提升网店“联合丽格医疗美容”在某点评网站上的排名,委托严某刷单及发布虚假笔记。严某组织点评网站会员进行“支付预付金-虚构好评-退还预付金”的操作,让未接受整形美容服务的会员分享消费体验,发布虚假笔记7篇,虚假核销消费记录94笔、虚构好评数量86篇。
该行为是典型的医疗美容领域“刷单炒信”违法行为,长宁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其罚款20万元。
号称原价的“划线价”从未有过
上海市杨浦区汇茂水产店在网上销售五种“蟹卡”团购套餐,并以划线价的形式标出5档“原价”。然而,历史销售记录上,套餐从未以标注的价格销售。执法人员在包装礼盒及宣传册中还发现其印有“百年万记”字样,但当事人无法提供“百年万记”的证明材料。
这种利用虚假的价格手段,诱导消费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已违反规定。杨浦区市场监管局依法责令其改正,并罚款15万元。
小区电梯超期未检验
2022年2月,普陀区市场监管局对富平路727弄“万里双子座”小区电梯进行检查,发现4台电梯定期检验截止日期为当年1月,但实际检验日期为当年2月9日。调取2月1日至2月8日的监控录像发现,上海沙林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在电梯未经定期检验的情况下,仍然让居民继续使用。该行为令居民处在不确定的安全隐患中。普陀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罚款5万元。
笔记本电脑“拆封”不能退
2022年下半年,青浦区市场监管局收到50余件消费者投诉,反映上海百补科技有限公司的网店以消费者拆封了笔记本电脑为由,拒绝七天无理由退货。经查,该款笔记本电脑销售页面明确将“拆封”作为不予退换的理由之一,产品总销量超过660台,货值金额超过500万元。
网购数码产品时,无法当面试用,因此《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于“七日无理由退货”规定保障了消费者的“后悔权”,也赋予了消费者基于必要查验商品的权利。当事人的行为已违法,青浦区市场监管局依法责令其改正,并罚款4万元。
奥特曼盲盒未标抽中概率
上海福满家便利有限公司(全家)梅园路店销售“奥特英雄Q”和“奥特ABC”两款盲盒,其中“奥特英雄Q”外包装上标注“稀有款”“超稀有款”,“奥特ABC”外包装上标明有“隐藏款”,但抽中概率未以显著方式公示。
为规范盲盒市场经营行为,新修订的《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新增了盲盒规范条款,要求采用随机抽取方式销售的经营者必须公示商品抽取规则、抽中概率等关键信息。全家的行为已违反该规定,静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责令其改正,并处罚款1万元。
房地产公司进行人脸识别
嘉定区市场监管局对上海骏亭房地产有限公司设立的中骏璟尚营销中心进行检查,发现大厅有4台人脸识别摄像机,对进入人员采集人脸识别信息。当事人采集人脸识别信息时未明示收集、使用的目的和范围,未公开收集、使用规则,亦未征得自然人单独同意,且将信息泄露给了第三方,共采集人脸信息20596条,涉及自然人2250个。
该行为已违反规定,嘉定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其罚款40万元。
本报记者 金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