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裘颖琼)据央视3·15晚会曝光,安徽寿县、合肥一些企业生产的“泰国香米”竟是用香精勾兑而来,而香精是从上海朗枫香料有限公司一名姓郭的经理处买来的。昨天,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连夜赶往涉事公司展开调查。
据央视报道,那些所谓的“泰国香米”,其实是产自安徽等地的大米。不法厂商发现,只要往这些大米里滴几滴香精,就能让本地大米散发出淡淡的泰国香米的香味,从而摇身一变,变成“泰国香米”,这样的大米一年能卖出1000多吨。而厂家添加的香精从上海朗枫香料有限公司购得,由一位姓郭的经理通过各种方式偷偷出售给老客户。
昨晚9时30分许,记者赶到上海浦东新区古博路上的上海朗枫香料有限公司生产仓库。一进楼,就闻到一股浓烈刺鼻的香精味,仓库里存放着各式各样的香精原料。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以及浦东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正在电脑前查看公司证照以及进货单据、票据等,并向现场工作人员询问情况。
浦东新区新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蔡一新告诉记者,这是一家2017年入驻的企业,主要生产鱼饵、香精香料的配料,注册名为上海枫米实业有限公司,而上海朗枫香料有限公司注册地在嘉定,两家公司的“老板”是同一个人——郭建军。
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执法支队三中队副中队长邓雯俊表示,看到3·15晚会曝光这家公司后,执法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就企业生产“大米香精”的问题展开调查。经初步调查,这家企业经营范围主要是鱼饵诱食产品生产、日用化学产品制造等,不具备食品添加剂生产资质。目前,执法人员正在对现场相关票据、原料取证,有进一步调查结果后将及时对外公布。如查实有违法行为,将依法从严查处。
公开信息显示,这两家企业曾分别因虚假宣传、广告违法,违反水污染防治管理制度、未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多次受到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