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8日 星期六
上海潜艇展览馆展览一期今开幕 三月初三金山吕巷迎接小白龙神 “超级充电宝”亮相申城 广告 种红麻改良土壤  养好鱼净化水质
第4版:上海新闻 2023-04-23

种红麻改良土壤 养好鱼净化水质

高校科研团队绘出一幅幅美丽生态画卷

4月22日,第54个世界地球日悄然来临。申城高校的科研队伍正通过各种方式践行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一地一水”间,年轻的身影正绘出一幅幅美丽生态画卷。大学生们说,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蓝天碧水、青山净土带来的不仅是绿色经济效益,更有满满的幸福感。

种红麻 盐碱地变良田

崇明岛作为沉积岛,在形成陆地的过程中不断受到海水的浸渍与侧渗的影响,形成了大量盐碱地。为了解决新生湿地土地盐碱性的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与崇明生态研究院,联合多家单位组成产学研一体化攻坚团队,以崇明为样本,为滨海盐碱地综合利用提出了解决方案——通过基于红麻系统生态设计的土壤改良技术、数字化农业支撑技术、生态产业链,让盐碱地变“宝藏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世界地球日当天,师生在约200亩科研田里种下杂交红麻。“红麻是锦葵科木槿属一年生纤维作物,生长过程中能吸收储存土壤中的盐碱以及铅、铜等重金属成分,可以穿透犁底层和板结区域,在2—5年内将土地质量提高至基本耕地水平。”华东师大地理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段玉山介绍。

红麻不仅生态价值不容小觑,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其纤维是优质的轻纺工业原料,因具有吸湿、透气、抑菌、可降解等功能而备受市场青睐,常用于纺织麻袋、麻布和地毯底布等;麻秆还能加工成板材和活性炭。

据悉,这是首次系统化将红麻种植在崇明岛的盐碱土地上。这片红麻种植科研田,也将成为“双碳”背景下高校大支持低碳行动、生态产业开发的新地标。

养好鱼 带来碳汇效应

晨雾未散,千岛湖里的精灵们和上海海洋大学博士后张真一块儿醒来。

和往常一样,张真习惯到湖边走走,看看水面,眺望群山。3月起,他已在这里“驻扎”了44天,取水采样、走访企业、整理数据、建立模型……每一天都忙碌而充实。

自2015年9月入读上海海洋大学刘其根教授的硕士研究生起,张真就与千岛湖结下不解之缘。目前,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研究鲢鳙在千岛湖所带来的碳汇效应。

上海海洋大学科研团队与千岛湖的渊源已有63年。20世纪60年代,该校专家团在刚蓄水的新安江水库(即千岛湖)开展渔业资源与捕捞调查。虽然那时还没有“碳汇”这个词,但教授们已然发现鲢鳙与藻类之间有非常密切的联系,鲢鳙鱼种每生长1公斤需要摄食水体中的浮游生物40公斤。

“地表径流带入的大量氮、磷等无机物和各种有机物,后者经微生物分解又还原为无机物,再被藻类等吸收利用,鱼类通过摄食各种动植物将氮、磷等营养盐类富集到体内,最后经捕捞带离水体,从而起到水库水质的改善作用,实现水库生态渔业的碳汇作用。”刘其根介绍。

经过60余年的摸索,该校学者提出了著名的“保水渔业”理论:在水体点污染达到有效治理、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加强渔业资源保护的前提下,通过鲢鳙鱼的合理放养,可以有效提高水体的生物自净能力,最终让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得到协调和统一。

“在科研支持下,千岛湖每年产鱼量基本在800万斤左右,这些鱼以鲢和鳙为主,也有青草鲤鲫。”小伙子告诉记者,根据初步研究,千岛湖每年可以实现固碳量达474.4—486.0吨,折合成二氧化碳当量1756.3—1799.2吨,碳汇效应十分显著。 本报记者 郜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