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5日 星期六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成休闲旅游首选地 “霓虹哨兵”化身“霹雳尖兵”
第3版:要闻 2023-04-25
“南京路上好八连”命名六十周年

“霓虹哨兵”化身“霹雳尖兵”

练兵备战转型重塑 为民服务内涵延展

“南京路上好八连”战士训练中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1963年4月25日,驻守上海的解放军某部三营八连,被国防部授予“南京路上好八连”荣誉称号,同年8月1日,毛泽东主席为连队写下著名诗篇《八连颂》:“好八连,天下传。为什么?意志坚。为人民,几十年。拒腐蚀,永不沾。”“纪律好,如坚壁。军事好,如霹雳。政治好,称第一……”

命名六十年来,“南京路上好八连”几度更换营区、几经任务转换、几番改革重塑,始终如一地保持了拒腐蚀永不沾、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传统,实现从“霓虹哨兵”到“特战尖兵”的成功转型,全面建设不断取得新跨越,续写了新时代的新荣光,在人民军队行列中,挺立起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

从“苦身子”转向“强脑子”

进入新时代,八连官兵面临各种各样的考验,最大的考验就是忠诚。“过去,党叫我们站马路,我们就站马路,抵制腐蚀诱惑。现在,党要我们练特战,我们就练特战,要练成能打胜仗的尖刀利刃。”八连指导员薄佳旺说,八连官兵有一个共识:党指引的方向就是我们前进的方向,党交给的任务一定万死不辞。

一个个“微变化”,推动练兵备战步伐不断加速:背囊里装进盐巴、味精、净水丸等小物件,离实战更加贴近;无人智能侦察课目成为训练“新宠”,实现从“苦身子”向“强脑子”的转变;海军、空军、火箭军等各军兵种相关书籍摆进班排宿舍,联合作战理念深入人心……

“‘政治好,称第一’,是‘好八连,天下传’的前提和基础。”八连所在旅政委徐金富说,党的创新理论每前进一步,官兵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

从五米断崖一跃而下

都说八连官兵看上去“与众不同”,精气神不一样。“正是在一点一滴的细节中培养了连队官兵过硬的纪律意识,也铸就连队风清气正的内部环境。”薄佳旺告诉记者,八连坚持讲团结不丢原则、讲感情不丢纪律。

小队长曾宪昌刚来连队时,有一次没有参加连队集合,本以为事小没有放在心上,不料在党团组织生活时,被大家轮番“开炮”批评。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中,他渐渐明白纪律的重要性,郑重地向党支部作了检讨。

良好的纪律意识,培养了八连官兵令行禁止的过硬作风。那年实战化演习,小队长黄安歌执行敌后侦察任务,后撤时被“蓝军”追击。为了不被“俘虏”,面对高达五米的断崖,他一跃而下,造成脚踝两处粉碎性骨折。有人说,只是一场演习而已,受伤了不值当。黄安歌说:“演习场就是战场,战场纪律高于生命,这点伤更算不得什么!”

为民服务,排忧解难

每当八连命名纪念日,有位残疾老人都会摇着轮椅来到连队祝贺。今年,他又如约而至。他说:“几十年的情谊绵延,我早就把八连当成了自己的家。”

老人名叫胡红根。1976年春,八连战士陈士凯到番瓜弄小学上辅导课。放学后,同学们都走了,当时还是孩子的胡红根因患小儿麻痹症,只能坐在教室里等妈妈来接。那一天,陈士凯把胡红根背回了家。

从那天开始,胡红根一有困难,八连官兵就会出现在他身旁。当年那个在教室里等妈妈的小学生,如今已两鬓染霜。胡红根动情地说:“没有八连官兵,我恐怕活不到今天!”

为民服务,排忧解难,是八连的好传统。1982年4月,八连与黄浦区云中居委的30多位孤老“攀”上了亲,从此,八连官兵承担起照顾孤老的义务,40多年来,八连官兵一直心系孤老,爱心接力棒代代相传。

从1982年起,每月的10日、20日,八连雷打不动地组织官兵到南京路开展为民服务活动,已连续坚持了41年。

随着时代变迁,八连为民服务的内涵也在延展。2018年,八连与安徽省金寨县麻埠镇桂花村结成脱贫攻坚帮扶对子。此后,八连协调筹措资金,帮助村里建设现代化茶叶炒制中心,邀请电商销售专家来村帮助开设“电商驿站”,采取平台销售、直播带货等方式,打通网上销售渠道。村里的产品供不应求、畅销全国,村民收入不断增加。

打造特战先锋

空地火力对目标实施精确打击后,特战队员迅速机降至指定地域展开渗透,对盘踞在院落和地堡内的“恐怖分子”实施清剿……这天,一场中外联合反恐作战演练,在某国演训场展开。演练中,八连彝族战士吉木呲呷与战友密切配合,一举歼灭“恐怖分子”,展现了八连作为特战先锋的作战实力。

2017年4月25日,随着军队体制编制调整,八连整建制转隶到第72集团军某旅,成为特战分队。八连踏上浴火重生之旅。对于当时的转型之难,时任连长李旭记忆犹新:全连有特战基础的官兵不到10%,训练缺场地、缺教练、缺教材,第一次参加全旅建制连考核,仅获第9名……

那段时间,全连每天早起一个小时练长跑,晚睡一个小时练力量。有的官兵甚至每天自主加练超过3个小时,直到连队逼着他停下来。干部骨干每人负责一个特战课目的示范教学。他们翻遍所有能找到的资料,请教了所有能联系到的专家教员。每个人都憋着一股劲,只等一个适当的机会释放。

“因为有憾,所以埋头苦干;因为有梦,所以风雨兼程。”接到参加陆军“特战奇兵”考核比武的任务后,八连郑重地挂上这条横幅。考核标准是负重25公斤,他们就负重35公斤;考核规定复杂地形越野3公里,他们就找最难的路跑8公里;牵引横越的要求是25米,他们最宽爬过60米……两个多月里,官兵们手掌和脚板磨烂了,胳膊和小腿又肿又胀。很多人晕了再跑,跑了又晕,吐了再冲,冲了又吐,但从没有人退缩、犹豫。最苦最累的时候,所有人高喊着“八连必胜”咬牙坚持。正式考核时,八连的小队一路领先,勇夺战区陆军第一名。

从“霓虹哨兵”到“霹雳尖兵”,转型以来,八连在多个比武赛场和演训战场绽放异彩,先后涌现出1名陆军冠军、3名陆军“十佳”小队长、1名陆军“金牌”勇士,7名旅“霹雳尖兵”等练兵备战先进典型,连队年年都是军事训练一级连,荣立集体二等功2次、集体三等功1次。

本报记者 江跃中 通讯员 何益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